自从2012年“合作新天地”机关服务品牌命名以来,江苏昆山市供销合作总社紧紧抓住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星级服务品牌”一系列创建工作。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心系‘三农’,创新服务”为服务理念,以开展“助农解五难”工作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使“合作新天地”的品牌效应不断发挥,影响力不断彰显,号召力不断增强。
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品牌创建思想落到实处
1.持续开展深入基层活动。市社开展深入下属公司、基层社、农资连锁店、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社区服务网点的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决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举办“满意在供销,合作新天地”广场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公开服务电话。
2.广泛征求服务工作意见建议。市社积极探索制定服务对象评价机制,及时发现昆山市供销合作社服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座谈会形式,邀请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户、种粮大户、涉农企业(合作社)的代表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对市社星级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评议和指导。
3.提升拓展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昆山市社下属百货、家电、零售批发企业不断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强化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安全的商品,享受到城乡一体化优质服务。
4.完善“放心食品”网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市社坚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严格执行商品准入制和索证制度,在日常管理中落实保质期报警和跟踪制度,确保销售食品的质量。积极、稳步拓展门店,提高“放心食品”覆盖率,完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优质、放心的商品和服务。
5.推进机关服务品牌进社区活动。市社帮助建立和完善结对社区校外辅导站软硬件设施,配备辅导员,今年与跃进路社区共建爱心小木屋,让生活困难的市民领取生活必需品。同时,开展结对活动,不断拓展机关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打造“助农解五难”的品牌创建载体
1.加大投入,拓展担保领域。为满足广大创业农民对小额贷款担保服务的更高要求,今年,昆山市社下属农业担保公司注册总资本增加至1亿元,实现可担保额度10亿元。2013年推出“亲情贷”和“提升型”两项小额贷款担保服务举措,受到了广大创业户的好评,最大程度为城乡居民创业解决了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使一大批城乡居民圆了创业之梦,走上了致富之路。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已成为昆山经济发展关注民生的一个亮点。
2.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培训。昆山市社充分利用市农资公司、农资协会及系统现有的人力、物力及技术优势,与市农委联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技培训,安排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掌握本市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和要求,及时邀请各类农业专家通过网络教学、联合办班、现场教学、实地指导等形式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依托捷强连锁超市销售网络、海峡两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及相关农贸市场的优势,昆山市社组织农产品进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超市、销售中心和农贸市场,实现“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起来。在原有海峡两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城北、亭林、中航城和去年建设的黎明清境店5家平价店的基础上,加大增设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的力度,探索在捷强增设平价农产品销售区,逐步形成农副产品平价直销网络体系,积极调研,将松散的个体农产品超市纳入平价直销店管理系统,使“新网工程”连锁经营更加完善、农产品平价超市更加规范。
4.不断提升合作经济组织化水平。昆山市社以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农资协会为平台,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协同镇村二级力量,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信息平台、销售平台,从而积极提升昆山市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今年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星级综合服务社、为农服务示范点建设,并探索建设家庭农场。今年计划完成为农服务社提档升级7家,新建3家,恢复重组基层社1家。
5.扩大农资补助面,拓展绿化农药补贴。进一步完善“双卡”(农药供应登记卡、农资服务联系卡)服务措施,提升“双卡”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放心农资”送货下乡工作,抓好主要农作物农药价格40%补贴工作的同时,参照《昆山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价格补贴操作细则》标准,对昆山市蔬菜基地实行农药价格补贴。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年内完成绿化集中使用肥药的试点,逐步实行统一配送。针对部分中小农户不按方用药或按方用药难的情况,成立农技服务小组,加大市政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采用农资公司领导直接挂钩种养殖大户实行一站式服务,到田间,面对面传授农业科技知识,讲解肥药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印发农技宣传资料,将农技知识、农资信息、服务措施发送到中小农户手中。
(江苏省昆山市供销合作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