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建立基本的风险管理体系外,风险管理在有效推进和落地过程中仍然需很多支撑。风险管理任重道远。
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
风险管理是一项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重要工作。其特点决定了必须由企业一把手来主抓。
首先,大家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经营业务重、压力大,再搞风险管理增加了负担,精力不够;风险管理就是挑毛病,会妨碍工作;现有制度没出什么大问题,为什么还要另搞一套?等等。一把手来抓容易上下快速统一认识。
其次,风险管理是关系企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具有跨专业、跨部门、跨职能的特点。只有企业一把手重视,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再次,员工的形象和道德水准、高管的职业操守同样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开展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约束,更重要的是一种保护。而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来看,企业一把手将风险管理作为提升全面管理能力的大事来抓,是开展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
培养专业力量
风险管理工作专业性强、要求较高,培养一支专业骨干力量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风险管理专家库。企业风险管理应立足自我,因为只有自己的成员才最了解自己企业的战略、文化,也最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
因此遴选和抽调重点风险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技术人才和骨干人员组成专家库,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和企业重大和重要风险的评估及应对等重要工作,让其成企业风险管理的坚实力量。
其次,组建相对稳定的专业团队,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企业应该创造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使这些工作人员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企业经营管理业务,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风险管理专项人才,把风险管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再次,依靠外部力量。包括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专业咨询公司等,企业应与之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借助他们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管理最为核心和有效的手段,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是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互依互存,不可分割。
如何真正发挥内控的重要作用,是很多企业需要学习的课题。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
一是抓早抓小,抓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的内部控制。内控应加强梳理和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对公章、合同、会计、出纳、采购、销售、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招标等关键流程、岗位和人员进行重点控制,做到风险防范有的放矢。
二是内控检查与评价相结合。定期对内控重点流程进行检查,对内控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设定检查目标和检查对象,由被检查单位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分别由不同层级的主要负责人牵头落实整改。
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
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是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应明确企业各级一把手为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企业与各负责人签订风险管理责任书,并至少明确以下责任内容: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包括组织机构搭建、岗位责任落实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教育和监督检查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情况;内外部审计有无违规情况;造成诉讼纠纷或社会媒体披露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造成企业资产损失、人员伤亡的情况等。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对于跨部门的风险管理事项要明确牵头协调领导和协调部门,杜绝推诿扯皮,防止管理漏洞,确保风险管控取得实效。
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并造成风险损失的情况,应视情况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扣减年薪、降职停职,对于触犯法律的则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