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高管薪酬改革不在高而在于不规范

□ 谭浩俊

 

    对银行高管来说,薪酬高低已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行为是否规范,薪酬是否与贡献匹配,权利与责任如何对等。

    近日,有国外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去年年薪200万元人民币,摩根大通董事长戴蒙去年总报酬为2千万美元,姜建清的年薪只是戴蒙的1.6%。而工商银行的利润却是摩根大通的两倍,姜建清不但没受到奖赏,他的薪水还很快将被下调。

    可以看出,这家媒体有点为姜建清抱不平的感觉,也似乎是对中国政府决定控制央企和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年薪的一种反应。而且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真的实行这样的管理,将有可能导致中国银行业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

    会不会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现象,不太好说。至少,目前不太好说。因为,这么多年来,中国银行业的高管们,年薪一直都是外国银行的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但是,又有多少高管跳槽了呢?

    事实上,多数银行高管都心里十分清楚,他们的所谓“低”收入,只是与国外银行相比,而与中国其他企业相比,已经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更重要的,与国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经营难度,也不一定比年薪差距小。而且,中国的银行还不需要面临破产的风险。尤其是国有银行,是否符合担任银行高管的条件,也不是靠市场说了算。于是,经营好坏,也就与高管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国有银行高管,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也是毫无关系。这些年来,银行出现了那么多不良贷款,特别是向产能过剩行业大量发放贷款、向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贷款、让企业通过早已超过企业资产总量互保联保贷款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极大的风险隐患点。但是,对银行的高管们来说,基本是不挂钩的。出现风险后,后任不认账,前任也不追究。已经拿到手的高额薪酬,也没有人去追索。那么,还有谁对银行风险负责呢?

    要知道,国外的银行,一旦经营出现重大问题,不仅高管会受到严厉处罚,银行也可能会出现破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已有相当数量的银行破产或破产保护了。但是,中国的银行有哪家破产了呢?没有破产制度,银行高管又怎么可能有风险意识呢?又怎么可能不为了眼前利益、个人利益而盲目投放贷款呢?

    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的高管们,不仅与国外银行的高管薪酬相差很大,在经营理念、经营思维、经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也与国外银行的高管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两者结合起来,也就不存在公平不公平、公正不公正的问题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