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复的价值

□ 周鸿祎

 

    伟大的事情,都是由点点滴滴的事情组成的。要把事情做成,就要在一个地方形成足够的压强。我们缺少的不是策划、不是点子,而是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事情做得非常深入。

    什么是持之以恒?简单地说就是重复。要想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在某个领域成为杰出的专家,一万小时是最基本的投入。

    编程序就是这样。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怎么也要写个10万到15万行以上的代码。如果你连这个量级的代码都没有达到,那说明你还不会写程序。在学校里你写点几千行代码的课程设计、一万行代码的毕业设计,这都不算什么。

    运动员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学跆拳道,还是打网球,都有很多动作需要不断重复,可能每天都重复成百上千次。有些年轻同事抱怨说工作重复,枯燥无味没意思。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觉得这种重复毫无必要,是简单的重复,那你应该想办法优化它。现在很多计算机软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重复劳动的问题。但如果这种重复是必要的,比如像打球一样必须重复才能找到直觉,那你就要想一想,怎么用你的头脑,在这种必要的重复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积累,为你的未来打下基础。

    武侠书上说大侠气沉丹田,猛出一拳,势大力沉,非常厉害。但如果你马步还没有练好练扎实呢,光记这些口诀有用吗?新的领悟、新的发现,都是在不断重复中得到的。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1948年辽沈战役的时候,林彪每天深夜都要求下级汇报每日军情,其实都是重复着一堆枯燥无味的数据: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的火炮、车辆多少,枪支、物资多少,还要统计出机枪、长枪、短枪,击毁和缴获尚能使用的汽车,也要分出大小和类别。

    这种工作很繁琐、很累人,看不出有任何价值。然而,1948年10月份,林彪发现缴获的长短枪比例、大小车比例、军官与士兵的比例略微有些异常,从这些微妙的数字变化中他判断出国军司令廖耀湘的指挥所就在附近。

    中国有句俗话:勤能补拙是良训。“勤”里面就有对重复的态度和重复的方法。我早期创业的时候,也做过很多重复的事,有时候也会厌倦、退缩,想打退堂鼓。比如,年轻的时候我要发展代理商,一天要跑两三个城市,跟每个客户重复讲代理政策,为什么要做代理,最后累得几乎要虚脱了,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也不想干了,但当时我看了一本书,就是中国首富宗庆后的《非常营销》。书里有一段,恰恰写到他不厌其烦地在全国走访上千家经销商和代理商,一遍遍地讲重复的话,一遍遍打动每个经销商和代理商。我看完以后,什么也不说了,接着跑下一个城市。

    企业像一个巨大的飞轮,特别重。我们每个人去推,一下两下,这个飞轮纹丝不动。但大家坚持,咬着牙不放弃。突然有一天,这个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量,飞轮就慢慢动起来了。一旦这个飞轮动起来,自己就有了势能,后来大家再推,它就会越转越快。

    不要怕重复,老板和员工一样,都是给企业推轮子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