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经营之神”。从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到索尼的盛田昭夫;从本田汽车的本田宗一郎,到京瓷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所谓的四大“经营之神”中唯一还健在的。稻盛现在仍然每次都参加京瓷的董事会,在日本企业界,也很少有人知道京瓷现任CEO的名字和业绩。
稻盛和夫在中国拥有众多拥趸,据说比在日本还多,我和稻盛也是交往已久。
“阿米巴”是稻盛经营理念的代表,实际上是对中小企业的一种精细管理的摸索。“阿米巴”说,测量的单位越小,越能精确地看到每个单位的效率,越能让每个人确切知道自己的绩效,感受到责任的压力。还有,测量单位越小,知道结果就越快,一线的问题就越容易被快速发现,不至于造成致命伤。实际上这种做法在丰田被称为“行灯方式”,也是一种把生产线分切成小段,在每段上安装一个灯泡,当生产质量发生问题时,就把那生产线的那一段的灯泡点亮,让有关专家或负责人马上赶往出事地点,及时应对。后来,人们又把这种快速反映问题、细化问题的手法,统称为“可视化管理”。
在百业待兴、机会云涌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对那些管理人才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阿米巴”可以一试。现代经营有一句话叫“你想要得到什么,你就必须衡量什么”,“阿米巴”实际上是一种对项目效益简易快速的测量手段。
我和丰田总裁张富士夫(现董事长)聊天。我问他丰田汽车强大的原因时,他却认真地说:“希望你能帮我们总结一下,因为我一直都在这里工作,做的都是些应该做的事情,不知道和别人有何不同。”张富士夫之所以和我相识,是因为我在一本书里批评日本的销售业务不进行“可视化管理”,搞精神至上主义,拉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
丰田汽车里没有“经营之神”,只有科学,只有虚心,只有认真求实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家,他之所以成功,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经营方法只是他成功原因的一部分,而为人更是他成功的一部分。我们在憧憬成功企业家时,千万不要忘了,他们都是凡人,都是时代和市场的产物。
稻盛之所以成为稻盛,不是因为他说的“阿米巴”,也不是因为他说的“活法”,而是因为他不断思考细节,年过八十还在每天拼命地“活着”,这也是所有伟大企业家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