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联社大平台建设的目的在于解决小银行规模效益小、管理基础薄弱、手段建设落后、品牌信誉较低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以利于小银行扩展规模效应、形成现代银行管理能力、提高中后台支撑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主要方向包括:一是解决小银行规模过小问题,扩展规模经济效应;二是解决小银行管理基础薄弱问题,形成现代银行管理能力;三是解决小银行手段建设问题,提高中后台支撑能力;四是解决小银行信誉较弱问题,提升整体品牌价值;五是解决小银行抗风险能力弱问题,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按照农村信用社大平台建设的主要方向,结合江西实践,省级联社应重点做强做优“十二大平台”:
(一)信息科技平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系统,打造全省数据大集中、与全国银行现代体系联通、具有强大的各类业务交易清算功能、并与各类通信渠道相连接,实现安全、有效、便捷客户服务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建立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有效的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绩效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组织行为管理建立在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及时破解各成员行社业务拓展和业务创新中的技术瓶颈,形成随需而变的产品研发体系、集约高效运维保障体系和安全可靠的IT风险防范体系和充满效力的科技管理体系。打造支撑各类业务和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报表平台、电子银行渠道联接平台、清算平台和中间业务平台。
(二)电子银行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银行品牌,形成现代银行先进水平的各类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类银行卡、网上银行、移动银行和各种自助机具,统一规制、统一风控、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市场拓展规范、统一从业人员岗位资质要求。形成支撑电子银行与时俱进发展的强大的后台系统,形成专业化的技术支持队伍和产品研发团队,建立高标准的电子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形成最佳功能效果的电子银行市场拓展体系,展开与相关产业的业务合作,不断拓展电子银行功能的应用范围,支持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的服务提升和业务转型。
(三)授信业务指导服务平台。重点是要打造“五个中心”,对成员行社的授信业务进行指导服务。一是“三农”金融指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制定“三农”信贷业务发展规划,督促落实服务三农的各项政策要求。研发涉农信贷产品、指导全省三农服务事业部建设,与省直三农部门建立战略互动,拓展政银合作。设计和不断完善三农服务规制流程体系;二是小微金融指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小微贷款业务的规制流程体系建设,推广小微事业部的运行模式,制定微贷业务各项管理办法、标准化操作模板和文本,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微贷业务的统计分析,产品研发、营销、宣传的指导服务,风险监测管理等;三是票据业务指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票据业务的规制流程体系、管理系统、利率及票据自查营运政策的建设,业务统计分析,票据业务平台搭建,业务指导等;四是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导中心。加强全省统一的信贷系统IT平台建设和管理,指导成员行社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落实监管政策,完善信贷风险分析,组织制定工作发展规划,并对风险防范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五是大额贷款报备咨询中心。主要负责指导大额信贷标准化、流程化操作,制定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开展业务培训及风险提示等,弥补成员行社大额贷款风险评估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