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物联网为上海现代农业插上翅膀


 

多种应用支撑农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上海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示范基地与示范企业、实施示范工程等举措,促进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与24个信息化项目进行了数据对接,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农业领域的数据中心。自2013年以来,共有12家示范基地与示范企业先后设立。如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原有电子商务网站与物流平台基础上,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从源头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监控;上海都市生活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生产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生产预警、仓储物流、农产品追溯、后台管理等模块,串联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查询;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基于二维彩码的技术,建立多利有机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国兴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果蔬物联网为切入点,建设基于葡萄种植的物联网系统,实现环境指标的远程监测、历史数据的统计输出、现场设备的远程自动控制。

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据了解,眼下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光明米业粮食作物“产加销”安全监管示范工程已建设10多万亩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基地,辐射20万亩,实现了水稻安全生产的全产业链管理,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精准化水平。据初步统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600万元生产管理成本。全市有200多家园艺场、种植大户,共6万多亩绿叶菜已建立起安全生产质量可追溯系统,实现了电子化田间档案的可追溯查询。新开发的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提升了动物及动物产品数据采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上海还在全国率先研发运用植入式动物电子耳标技术,对17.5万头能繁母猪实行电子身份证管理,确保病死母猪不流入食品链。

    此外,上海市农业单位采用物联网集成技术,将水温、溶解氧、水流速、氨氮离子、pH值等传感器集成在自主研发的物联网通信节点上,形成水体智能综合感知平台。据农业物联网在松江三泖水产养殖基地、奉贤集贤虾业养殖合作社的应用情况分析,应用后的产量增加了15%,经济效益提升了10%。

顶层设计有待提高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建设还存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业物联网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基于应用组装而形成的上海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在应用示范方面具有优势,而顶层设计相对稍显薄弱。在今后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过程中,应以“三全”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业务导向,梳理各行业中业务条线,将需求细分并切割成适合行业应用与划分的小应用模块,再将同一业务的模块组装成行业解决方案。 

(书 哲)


相关链接

2014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技术已在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很多省、市开展了农业物联网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

    北 京

    重点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用水管理、环境调控、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应用示范,实现了农业用水精细管理和设施农业环境监测。

    上 海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广泛应用。

    江 苏

    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基于物联网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侧重在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在生猪、食用菌等生产领域初步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浙 江

    重点在设施花卉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各项环境指标通过传感器无线传输到微电脑中,实现了花卉种植全过程自动监测、传输控制。

    黑龙江

    侧重在大田作物生产中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借助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及数据集中处理和分析,支撑生产决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