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种类繁多的月饼摆满各大商场超市卖场。与往年相比,今年中秋的月饼市场无论是价格还是销势都更趋平淡。特别是在政府遏制“三公”消费、倡导节俭风气下,高端礼盒销售遇冷,团购大幅下降,“天价月饼”难觅踪影,平价月饼颇受欢迎。在整个节日礼品市场刮起清新之风的同时,线上购物模式也成为今年节日市场的新风尚。
中秋期间,在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往年摆在入口显眼处的豪华月饼礼盒,今年都放低了身价,包装适度的平价月饼成为主角,而散装月饼也颇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在北京朝阳路的卜蜂莲花超市看到,一个月前月饼就已上市,礼盒装月饼价格普遍在400元以内,且盒内无奢华搭配。红豆、绿茶、紫薯、芝麻……馅料种类繁多的散装月饼,价格更是亲民。
在人们的购物车里,月饼越来越淡妆瘦身,而蜂蜜、牛奶、山西红枣、小米等特产却放的越来越多,观念的改变和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让传统烟酒市场也感觉到了反差。
另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44.7%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中秋节自己所在单位发了月饼或其他福利,55.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54.6%的受访者确认今年中秋节前后身边公款送礼的行为明显减少,58.1%的受访者对于中央关于纠正节日“四风”禁令的效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在中纪委多道禁令重拳出击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背景下,公款送礼、发放福利行为,今年也都纷纷销声匿迹。据悉,今年月饼整体销售有较大下滑,部分品牌月饼下滑幅度高达四五成。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秋礼品选择颇多,高糖、高热量的月饼已经不再是送礼的主角,也是月饼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在月饼销量下滑的同时,月饼的购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往年的团购方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零售,性价比高的散装月饼受到消费者青睐。卜蜂莲花超市的月饼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普通消费者是主流,单位的预订大幅减少。而不少商家也反映,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公款消费被遏制,销售额大打折扣,销量也大幅下滑。
据郑州市商务局统计结果显示,今年月饼零售占比高达85%,团购仅为15%,团购占比较去年下降20个百分点。而且,团购客户多为中小企业,采购价位多在50—70元。
对于消费市场的风向转变,生产企业也体会深刻。据悉,一般生产厂家早在一个月前就完成了月饼生产计划。对天津津乐园股份公司来说,往年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预订单占月饼生产量的7成以上,而今年却销声匿迹。据天津津乐园股份公司生产总监段树亭介绍,今年月饼生产量为200多万块,同比降低了50%。于是,他们今年将生产重心瞄准了零售市场,在产品价格上进行了瘦身。据了解,今年他们生产的月饼更显亲民,主要以核桃、豆沙、花生等传统口味为主,取消了高档次的海参、鱼翅、鲍鱼等高档馅料。
此外,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月饼生产企业也不断转变销售方式,线上销售为月饼生产企业带来了新机遇。据广东江门澳新食品公司今年因月饼拓展了网上销售,获得了20%的销售增长。
除了月饼外,同样节日礼品的选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消费者从传统百货和超市转到了线上。贡天下淘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了9月份,都是上升的,像访客数的话,平时每天大概是维持在2000多人,不到3000人;这几天跨过6000人/天,直接到了1万多人/天。这几天他们的销量能达到平日的30倍以上,小米、玉米礼盒等最为畅销,通过直接与厂家合作,线上的产品更便宜实惠,数量套餐的组合也更为多样。逢年过节大家送礼,不愿意提着大包小包,看亲朋好友,直接快递一个包裹,就送到客户家中,就能享受到一个很便捷的服务条件。所以说线上市场还是很大的。
(清 羽)
食事微评
消费新风气折射经济“新常态”
□ 牛思远
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无疑是消费市场的一大旺季。近年来,消费市场逐渐显现出更为理性、健康和个性的新风气,今年的中秋消费市场,同样在不同的侧面呈现出这些新的特点。
例如在传统高端礼品市场,连涨多年的虫草等滋补保健品尽管遇上了歉收年份,价格依然稳中有降,购买者也以个人消费为主;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自去年以来就进入了降价周期,更多摆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礼品经济”的明星——商超购物卡,也出现了销量的明显下滑。
又如中秋的主打产品月饼,往年包装豪华的“天价月饼”风光不再、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价格平易的“平价月饼”。而在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节假日市场,中央对“三公消费”的严控,也让家庭、个人消费者成为市场主流,社会消费呈现出一股清新之风。
但消费市场的变化,并不仅仅因反腐倡廉而来。
正如天气的阴晴变换,月相的圆缺更替,社会经济风向的变化亦有着自己的特定规律。在消费新风气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常态”。
关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各界的解读汗牛充栋。有观点认为,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突出表现为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
在这些升升降降之中,先进生产力将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既能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也会使一些行业付出代价、伤筋动骨。这些变化,在消费市场呈现出的新特点中,隐约得到了体现。
例如高端白酒、高端餐饮、零售等行业,在降价促销大打“价格战”的同时,也竞相启动转型,在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以适应大众消费的需求。又如不少电商网站,针对中秋月饼市场推出个性化的定制月饼,在线旅游企业为散客市场提供短途自由行、半自由行的休闲旅游产品,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过去,有人曾担心反腐会损害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业。实际上,由腐败带来的非正常消费,其催生的是“非正常经济果实”,这才是最危险和无法持续的。今年中秋商家实际表现说明,在理性消费占据主导的消费市场后,善于应对消费需求变化的企业一样能赚得盆满钵满,而相关行业的深刻变革,则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月有阴晴圆缺,经济变化有时,唯有应时而变,发展方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