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拓展国债市场 助农财富增值

□ 李清峰 张文东 高志达

 

    随着国家惠民富农各项政策的推进,农民收入连续十年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出2.3个百分点。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后,闲散资金的增多与投资渠道狭窄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大力拓宽农民理财渠道,促进农民财富增值。

    在众多的投资方式中,国债作为“金边债券”,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具有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变现灵活、流动性强等优势,因此投资国债是广大农民的最佳选择。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国债市场规模还很有限,农民投资国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财富安全稳定增值,吸收农村闲散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就必须大力拓展农村国债市场。

    制约因素

    (一)银行业撤离农村市场,农村国债销售主体缺失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深化,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网点逐步向城市集中,撤并了农村营业网点,尤其是国债承销份额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已经寥寥无几,这造成了农村国债销售网点密度降低,直接导致了农村国债市场发展受阻。

    另外,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农村信用社不具备国债承销资格,无法销售国债;邮政储蓄银行虽然被赋予国债承销资格,但其作为新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债份额基本保留在城市销售,并没有使农村国债市场份额明显增加。

    (二)国债承销机构销售积极性不高

    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其更青睐手续费较高的业务,而国债承销手续费较低,影响了国债承销机构的积极性。按照《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3年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兑付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规定,各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手续费为发行面值的4.225‰,其中承销团成员分得4‰,低于商业银行大多数日常业务的手续费标准。

    另外,在开展国债业务时,无形中会分流存款,影响考核,降低了国债承销机构推进国债工作的积极性。

    (三)国债品种较少,农村地区国债配额低

    当前,储蓄国债的利率虽然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高,但是期限主要是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与农业生产资金流转周期相比明显过长。农民投资需求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季节性特点,而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国债期限不能贴合农民的投资需求,另外国债发行期大多在每年的3月至11月,发行密集期与农业生产资金回笼时间也不匹配,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购买需求。

    我国的储蓄国债发售模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国债承销额度在承销机构内统一销售,不在网点之间进行细化;另一种是国债承销额度在承销机构内部自上而下的逐级分摊。按照现有的国债承销网点分布情况看,以上两种国债发售模式,无论采取哪种都不会使农村国债市场分得更多的国债配额。

    (四)农村国债宣传渠道不畅,农民对国债的认知度不高

    受客观条件制约,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国债知识宣传和国债发行信息预告的难度较大。在国债发行前,各国债承销机构基本仅限于在网点悬挂条幅、发放传单、或设立国债业务柜台等方式进行国债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新闻、广播宣传国债发行信息的时效性较强,但是容易被错过,在农村地区收效甚微;财政部在每期国债发行前都会将发行信息公布在网站上,但是由于农村的网络普及率不高而不易被及时获知,农民获得国债发行信息存在严重的时间滞后问题。

    另外,历史上存在的国债摊派式发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对国债的误解,影响了农民对“金边债券”的认知。

    拓展途径

    (一)增加农村国债销售主体,合理分摊国债配额

    要解决农村国债销售主体缺失问题,关键在于调整国债网点分布。在承销机构新设农村营业网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优势,选择经营情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授予国债承销资格,以提高农村国债销售网点密度,扩大农村地区国债销售网点覆盖面,形成新的农村国债销售网络。

    在提高农村地区国债销售网点覆盖面的同时,也要合理分摊国债配额,建立科学的国债配额调剂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各期国债配额适当向农村倾斜,在增加对农村国债总量供给的同时针对各乡镇的人口密度、储蓄规模等情况灵活进行额度调剂,使各农村国债销售网点“有债可卖”,农民“有债可买”。

    (二)提高国债业务手续费,调动承销机构积极性

    为了调动承销机构国债工作的积极性,可以适当提高国债手续费,增加国债承销机构的收益。规范国债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地区国债销售业绩突出的承销团成员,在新业务开展或其他方面应优先考虑,在各承销机构之间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

    (三)创新国债品种,推出适合农民的新型惠农国债

    针对当前国债期限较长,发行密集期与农村生产资金回笼时间不匹配问题,可根据农村国债市场需求的特殊性,增加短期惠农国债品种,如3个月、6个月的国债产品,在政策允许情况下适当提高利率,并对农民提前兑付手续费进行减免,在方便农民购买的前提下确保农民紧急用款的需要。

    另外,要丰富惠农国债的功能,允许农民以惠农国债办理质押贷款,并享受优惠利率;提供国债本息自动转账服务,于国债到期次日自动将国债本息款划入投资者指定账户。

    (四)加强国债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的国债认知度

    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国债宣传力度,适时采取通俗易懂、符合农村实际的方式开展国债基础知识宣传,确保国债知识宣传取得实效。

    在各期国债发行前,以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网点和基层政府部门为平台将国债发行信息直接发送到农户,确保国债发行信息畅通,使农民及时获知国债发行信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