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品牌蔬菜……价格往往高于普通蔬菜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价高”就代表“质优”?有调查者在天津、贵州等地了解到,这些蔬菜质量无太大区别。
贵的不一定是对的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7月选择了蔬菜开展比较试验。由天津市消协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代表随机购买消费者经常选购和食用的蔬菜样品12件,其中有机蔬菜2件、绿色食品蔬菜3件、常规蔬菜7件。样品委托天津市东丽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测。
比较试验,经认证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品牌小包装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有的指标检测结果并没有质量优势。例如,天津某公司生产的有机芹菜,零售价为24元/公斤,是常规芹菜价格的6倍多,其农药百菌清残留量检测结果为0.002m g/kg,不符合国家标准“不得检出”的要求。
“出现农药残留被检出的情况,根据国家的标准,即便是微量的,就不符合有机产品的特征。”天津市绿色食品流通协会秘书长徐岱昆说。
此外,一款超市标称“傲绿韭菜”的小包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2元,标称“农超对接”的散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5元,在合格范围之内比较试验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区别,甚至前者的几项重金属检测结果还高于后者。
真假难分辨质量难监控
“什么是有机蔬菜?”“怎样辨别有机蔬菜?”记者在天津、山东、贵州等地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由于认知模糊,很多消费者坦言,对目前市场的有机蔬菜难以辨别。
不少消费者尽管知道有机蔬菜价格高,还是愿意买,主要原因是图个“放心”,而对于部分有机蔬菜被检出农药,消费者表示很担心,希望“问题企业”给个说法。
出现“问题芹菜”的天津某公司总经理刘某表示,经过企业调查,含有农药的问题芹菜不是出自公司的有机菜园,而是商场有机蔬菜专柜承包责任人在分拣、包装、贴标、运输过程中造成无公害芹菜和有机香芹错贴标识。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在有机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存在监管难度。贵州省麻江县农业局局长陈正文说,在有机蔬菜生产环节,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的监管非常重要,大型的生产基地、生产大户比较好监管,但散落在广阔农村的千家万户难以监管到位。
“从外地进入本地市场的蔬菜,如果发现问题,只能就地销毁、对本地经营者进行处罚,难以对身处外地的生产者进行处罚。”陈正文说。
(邵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