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区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赴江苏南通、无锡就沿海地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笔者通过参与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经验,深受鼓舞和启发。
启示:
一、必须明确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定位。从江苏南通、无锡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天空。供销合作组织连着广大农民朋友,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供销合作社植根“三农”,根须最发达、最壮大,是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有效载体;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域大,只要法规和政策没有禁止的,都可以介入经营。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紧随国家方针政策步伐,做好党委、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供销合作社就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推动促进作用。
二、必须明晰改革发展的思路,坚持合作制的改革方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合作制建设农民的经济组织为改革方向和“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农民主体”的改革路径,以基层社为改革重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有形市场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连锁经营为模式,把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实现“企业转换体制、职工转换身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进以“整合与联合”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型”改革,对系统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并由农民联合起来建立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体系,才能为供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体制支撑。
三、必须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能人、农民经营大户合作。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当前农村涌现出的大批社会能人和农民经营大户,已经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是现阶段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了,就能通过他们的带动,把更多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合和合作。这样就把供销合作社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形成为农服务的强大合力,促进供销合作事业提速发展。
四、必须构建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供销合作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资产就是网络。通过构建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既能把优质的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中,又能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组织起来进超市卖个好价,让农民买好卖好,真正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五、必须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只有党委政府加强领导、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才能顺利推进。一方面,党委政府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才能得到各部门的支持配合,解决注册、土地协调等许多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新型基层社只有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才能取得更加宽松的工作和发展环境,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议: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具有覆盖农村的网络资源,具有从事农村流通工作的丰富经验,具有与“三农”的天然联系等优势,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方便农民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供销合作社。为此,就加快石柱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确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思路。按照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要求,充分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经验,结合石柱改革发展实际,以“两通两转两推进”促进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发展。
“两通”即农村流通和资金融通。在农村流通上,以市场终端入手,充分发挥市场的先导性作用,建网建社,收复失地,着力构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药品等连锁经营网络。在资金融通上,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两转”即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参控股投资,引导农民把分散零碎的小块土地,以流转的形式给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集中进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在农村人口转移方面,农民把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流转给合作社,在享受股权的同时可放心进城务工,也可在合作社就近工作,积极帮助进城落户的农民协调解决城市户籍的社保等相应待遇,农民从传统的土地依附者转变为有保障的自主择业者。“两推进”即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农产品流通、资金融通,土地流转和人口转移,激活农村市场,改变传统农业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进一步壮大社属企业实力。一是依托重庆市农资集团,加快发展农资示范超市和农资“放心店”建设,以“放心店”、连锁店等为网络基础,创新发展互通网络,构建多元、长效、稳定的产销对接新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二是组建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股份合作社联合社,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三是广泛吸纳有发展前景、有经营实力的企业和资深农村经纪人加入供销行业,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将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升级改造为新的基层社。四是大力发展日用品直营超市、城乡“绿优鲜”品牌店和综合性农贸市场,形成全县农产品新型流通网络。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一方面,实行“六统一”(标识、办公桌设备、薄册、宣传、模式、证照)建设标准,对专业合作社实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抱团”联合发展理念,引领专业合作社跨区域联合发展,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行业协会。
四、探索建立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建立规范化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三是坚持互利双赢,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农村服务中心的洗澡、理发、餐饮等便民服务项目一般通过招标方引入,实现“谁投资,谁受益”;公益性项目则由当地政府协调民政、体育、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部门,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文体器材、电教设备、图书杂志等。此外,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部门和有实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便民食堂,代办代收有关证件费用等。
五、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采用“择优扶强、定向培育、跟踪服务”的方式,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作为重点进行培育,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助其升级,并提供产品认证、品牌注册和包装设计全程服务,培育农产品品牌龙头。
(作者系重庆市石柱县供销合作社原主任、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