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7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贷业务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 长春农商银行 杨昊明

 

  精细化管理是向企业文化管理、自主管理等更高层次管理的过渡,其实际意义对信贷业务现阶段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日本的超市里,鸡蛋售出时会附赠一份说明书,介绍标准化的煮鸡蛋步骤:采用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加水50毫升左右,1分钟左右水开,再过3分钟关火,利用余热煮3分钟,凉水浸泡3分钟。据说,这样煮出来的鸡蛋,不但生熟适度,并且能节约4/5的水和2/3的热能。这就是精细化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的工作是否也能做到如此精细化的管理呢?精细化管理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精细化管理是围绕工作目标将所有工作流程和制度标准化。需要先确定信贷业务工作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资金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这同样也是信贷业务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贷款尽职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监控-贷款回收。

    贷款尽职调查是信贷风险识别的基础工作,有效的尽职调查是风险控制的依据。精细化的尽职调查应做到数据真实有效,能够反映客户实际经营状况,以表格形式将需要的数据和内容罗列起来,客户经理根据表格的需要对客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照片为采集的数据提供证明,通过检验分析测算出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再辅以客户非财务信息分析,最终将客户实际状况完整的展现在审查审批人员面前。

    贷款审查着重完成信贷业务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审查工作,通过对客户经理提交的信贷业务材料进行整理、审核、反馈完成合规风险控制。审查环节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信贷业务审查手册来实现审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审查手册将引导客户经理如何组织出一套完整的信贷业务资料,提高效率减少客户经理资料不足或错误过多问题。以产品为单元,列明此产品需要的材料名称,排列顺序,内容要求及审查要点,最终实现零基础员工能够组织出一本完整合规的信贷业务材料。

    贷款审批是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最重要的关口,精细化管理对审批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嵌入式的信贷审批工作流程为信贷业务单人踏查-踏查审批人提出调查方案-踏查审批人进行材料审查-形成审批初审意见-提交有权审批机构审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尽职调查的可信程度。

    贷款发放是自“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下发之后受到大家“照顾”的环节,贷款发放流程是:签合同-合同审核-办他项权利证-担保品入库管理-贷款支付审核-贷款支付-档案归档,较比以前增加的环节为两个审核岗位,即合同审核、支付审核,合同审核目的是保证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的真实有效,降低操作风险的过程;支付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贷款资金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减少贷款挪用情况的发生,贷款挪用是贷款出现风险的重要诱因之一,在这两个审核环节完成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贷款发放环节进一步提升效率。

    贷后管理也被大家称为贷后检查,检查职能是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曾经的贷后检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多数流于形式甚至不进行实地的贷后检查,客户取得贷款之后基本处于自由经营的状态下,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得不到良好的监控,为将来贷款的到期回收埋下了隐患。新的贷后管理模式将会是有权审批人在审批环节提出对客户的个性化贷后管理方案,结合客户经理的常规检查能够良好的对客户进行风险控制,提高信贷业务质量,同时可以根据贷后管理的建议适时的调整客户的还款计划,既为客户节约了融资成本,降低了到期还款的压力,也提高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逐步释放了风险。

    贷款回收是信贷业务的末端,也是整个信贷业务成败的检验环节,曾经贷款回收只停留在几个时间点的几次形式上的通知和催收,实际效果不太明显。贷款的回收实际是融入到信贷业务全流程中进行的,调查阶段了解客户对资金的使用周期及经营周期,审查审批阶段提出合理的约期方案,贷款发放及贷后管理时掌握客户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回笼情况,及时调整还款计划,确保到期能够全额回收。

    上述精细化管理只是初级形态——标准化管理,农商行还需要时间逐步提高精细化水平,提升管控能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