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少农村金融机构把提升网点竞争力当作制约自身改革发展的“解药”,加大对各网点的改造力度。当前农信社存在科技对业务支撑力薄弱、产品单一、硬件设施落后等阻碍发展的客观因素,但这些短时间内难以一蹴而就,因而,如何从改变和解决阻碍农信社发展的主观入手,提升网点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改变服务意识薄弱的局面。目前农信社的服务虽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硬件功能不完善、大堂服务薄弱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有的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意识不到农信社平稳发展下隐藏的危机。建立大服务格局,需要树立“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联社机关为基层网点服务、一切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发挥整体功能。同时要注重提供差异化服务,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提高服务效率,尽快作出反应,及时满足客户需要;丰富服务品种,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业务,获得差别优势。
改变激励机制不到位的局面。当前虽然实现了薪酬考核绩效工资制度,但薪酬分配仍存在机构设置机关化、收入分配职务化的“准大锅饭”现象,难以真正体现个人贡献,缺少明确的激励目标。同时,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和引导,导致员工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因而,要充分激励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一要细化考核标准,充分贯彻“多劳多得”的激励理念,推行能够体现员工能力和绩效的考核标准;二要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重视精神奖励,将在职学习、技能培训、集体活动等纳入激励的方式之中;三要因材施教,合理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对员工进行不同的区分,使员工充分发挥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改变主人翁意识不强的局面。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中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作风纪律涣散,有的还存在干工作拈轻怕重的现象。农信社如不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势必影响各项工作的进展。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自己做的,真正使员工把自己的命运和信用社的兴衰连在一起;二要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教育和熏陶,培养员工对农信社的认同感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三要鼓励员工积极大胆“献良策”,让员工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将“要你怎样做”变为“你要怎样做”,满足员工责任、成就、成长和自尊的需要,提升员工对农信社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