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互联网 让金融体系“深”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

    当互联网金融把客户体验的快捷、灵活、高效放在首位,就如同“电商模式”对传统店铺的颠覆一样,形成了金融领域市场化的变革。

    大国经济有很多的标识,包括总量规模、产业结构、贸易、人才与法制,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金融体系。与大国经济相适应的大国金融,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应是我们今天按照中央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前置考题。

    完善的金融体系,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

    一是有足够的窗口,它的融资和投资活动有广泛的平台,同时这个体系是透明的,让市场参与者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二是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不仅在国内配置资源,还可以延伸到国际来配置资源、分散风险。

    三是有足够的深度,没有深度的市场出现不了“航空母舰”,这里的“深度”指的就是市场化的程度。

    以此三点检视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不难看出,我们最缺乏的仍是金融市场化的深度。在这个战略层面来思考,中国经济要想维持百年的成长,完成现代化的目标,成为一个伟大的市场,构建一个充分开放、透明、竞争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当下,最为紧迫的改革突破口,就是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让我们的金融体系足够“深”起来。

    时至今日,我们的利率市场化仍在加快推进之中。可喜的是,2013年从外部促进这一变革的新兴力量出现了,正是互联网金融。

    之所以将其视为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重要一环,不仅在于几家民营资本的鲶鱼效应,更关键的是它触动了金融改革的根本问题。其中包括利率的市场化、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质的转变。

    部分金融企业中,一直以来存在为大企业服务、为富人理财的不良倾向。如何转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普惠式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中低收入群体进行财富管理的机会都纷纷增进了。这背后乃是互联网金融更强调的“一切为客户考虑”的市场化思维——你需要什么,我创造什么。

    这些,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基因”是完全不同的。

    一项金融制度,一种金融产品,如果能够受到大量融资者欢迎,一定是它的“对面”有欠缺,难以提供这种金融服务。所以,当互联网金融把客户体验的快捷、灵活、高效放在首位,就如同“电商模式”对传统店铺的颠覆一样,形成了金融领域市场化的变革,逐步呈现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之后的第三代金融业态。

    当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发展时,不要忘了,任何金融类活动都有风险。

    互联网的风险更为特殊,这种风险是衍生性的,与传统的金融风险有根本差别,比如透明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特别是加强监管的标准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因为只有明确了内部的风险结构与特点,才能让监管标准去对冲特定的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走过了30多年,市场的改革方面仍有不完美的地方。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一是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价格要以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中国金融改革必须遵循这两条铁的规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