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的冲击下,传统经济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变革的压力既来自于国内经济的转型,也来自于企业内部对于未来的重新审视。如果想生存,商业模式就要变一变。
一场颠覆式的创新正在进行。
近日,三胞集团旗下子公司南京新百以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老牌百货House of Fraser(下称“弗雷泽”) 89%的股权。三胞集团新闻发言人邹衍表示,这次收购将带来百货行业的协同效应,既有助于引入弗雷泽的自有品牌成熟运作机制,又将为国内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出去提供渠道。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各方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弗雷泽旗下的多个成熟自营品牌,是吸引新百收购的重要原因。关于百货商场经营方式的变革,一时间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多年以来百货商场目前主要采取联营的经营方式,而自营商品占比很小,集中在钟表、家电等品类。为谋求转型,部分百货公司率先试水开发自营品牌,尽管盈利状况尚不明朗,但是依然为变革注入了力量。
王府井百货在2013年年报中也提到,“去年年末自有品牌FIRST WERT男衬衫集合店亮相北京市百货大楼和双安商场”。该品牌男衬衫已经于1月15日在两家店同期开柜,单价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王府井百货负责自有品牌研发工作的负责人张俊表示,开发FIRST WERT不仅淘汰了同质化商品,而且控制了商品折扣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商场的毛利。开柜一周后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百货大楼日均销售13263元,北京双安商场日均销售3500元。”
然而,有调查者通过网络检索发现,媒体关于王府井百货自有品牌的提及率并不高,FIRST WERT一季度销售数据鲜有披露。张俊也坦言,对于百货企业做自有品牌的争论近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也有过尝试,但依然是浅尝辄止。
南京市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彦民表示,未来百货商场不可能大规模地扩大自营商品规模,只是小规模地试水。对于百货商场来说,一旦扩大自营商品品牌,装修成本、人员成本上的压力都不容小觑。眼下商场都在实行末位淘汰制,如何让自营品牌保持良好的销售业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联营是比较成熟的商品经营方式,想取代它或许不太可能。
张彦民说,未来百货商场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品牌化、专业化,适当地扩大自营商品也是不错的选择。经营业绩好的百货商场甚至可以向外辐射,在合适的地方开分店,多业态的shopping mall上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