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热血书写信合人生——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刘庄支行行长 袁季伟


袁季伟

 

    18年间有过痛苦也有过快乐,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而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因为他心里装着的始终是那份沉甸甸的信念,他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回报养育他的父老乡亲。 

    2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他,满怀青春热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城重点学校,毕业后同学们一个个留在了大都市,而他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一干就是18年。18年间有过痛苦也有过快乐,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而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因为他心里装着的始终是那份沉甸甸的信念,他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回报养育他的父老乡亲。他就是费县劳动模范、费县农村商业银行刘庄支行行长袁季伟。

    1996年,袁季伟在费县城市信用社从事联行工作,由于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有限,很多账务核算都需要用手工进行账务处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一现状,袁季伟带领着辖区内的8个网点的计算机操作员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每天天还不亮,他就带领几个小伙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安装设备、查参数、调数据,往往是一个人做几个网点的工作,别人工作10个小时都已满是埋怨,而他每一天的工作从没有低于14个小时。经过三个多月,一百多个日日夜夜,140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斗,他的团队建起了费县城市信用社的第一代计算机联网系统。实现了数据操作系统从无到有、从纸质到电子、从手工账到电脑账、从单机版到联网的巨大转变,全行的数据结算速度提高了数倍,而他也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受到嘉奖。

    2011年6月,为了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信贷支农力度,费县农商银行开展了农户集中信用评定工作。作为试点单位,刘庄支行要在全县开辟一条新路。为了将试点工作做好,袁季伟详细分析了辖区内各村庄的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及授信情况,咨询辖区内支农协理员,沟通和协商当地村委会。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后,选取沂艾庄、鲁城村作为农户集中信用评定的试点村庄,两个村庄,共324户,1061人。

    刚开始,农信社的员工到农户家中做信贷宣传,个别农户以为遇到了骗子,将其拒之门外。农户不理解,员工有情绪,工作一时陷入了被动。为了让每一户农民都了解评级授信的方便和好处,更好地开展工作,袁季伟积极协商当地村委,印制宣传材料,做好宣传讲解工作,协调村两委成员协助工作,提高农户的信任度。经过全方位的斡旋之后,办理评级授信业务的农户一下子挤破了村委会的大门。在村里收集完资料、还需要到行里完善资料,为了将材料输入系统,他又整整忙了近一个月,二十多天未回家。

    2011年10月底,刘庄支行在全县第一个完成了所有行政村的信用评定工作,共评定了31个村5500户农户,为其授信2.5亿余元 ,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2012年1月袁季伟被提拔到刘庄支行行长岗位。为了将刘庄支行的工作业绩进一步提高,他制定了新的信贷制度办法,要求客户经理从受理贷款申请到报送资料,最长不超过3天,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2天内必需予以答复,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加大了对当地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2年该行新增贷款3400多万元,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全行经营业绩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他还主张加大电子银行建设力度,共安装农金通8台,自动取款机4台,组织签约手机银行949个,网银874个,电话POS125机台,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村到足不出户直至随时办理金融业务的巨大变化,方便了当地的农民群众。

    18年间,他始终坚持奋斗在金融服务的一线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更愿做一片绿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农商银行事业这朵美丽的鲜花更加艳丽而奉献自己的青春,铸就自己的辉煌业绩,实现服务好乡亲的梦想。

    (柴士高 王宗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