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言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商场的业绩不是一人能办到的,要靠集体的智慧。鼓励员工,他们才更有主人翁的意识。
我是贫农出身,是党培养的我,只要党需要,我就会奉献终生!”
人物档案
赵庆珠,80岁,一生与供销合作社结缘。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供销合作社系统。从1983年担任山东梁山水泊商场党总支书记以来,视商场为归宿,待职工如家人,带领商场从几十间低矮瓦房、固定资产29.7万元、职工不足100人发展到如今的营业总面积7.5万平方米、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2.5亿元。30年来,商场效益连续增长,佳绩不断。人们敬他爱他,不仅因为他是“老掌柜”,更是“大家长”。
3月的山东梁山还有点冷。早晨7点半,赵庆珠穿上外套,带上帽子,听老伴在身后叮嘱:“老头子,别吃凉菜啊,胃不好要注意!”说话间,他已迈出家门。
赵庆珠坚持走路上班,这段从家到单位的半小时路程,他已经走了30年。一路上许多人跟赵庆珠打招呼,大家叫他“赵书记”。一位水果摊老板对记者说:“在梁山,恐怕没有人不认识赵庆珠。”
“每次都说再干两年就退休,一直干到了现在。”赵庆珠讲起话来语速平缓,不温不火,脸上洋溢着笑意。
尽管腰板挺直,但缓慢的步履暴露了他的年龄。80岁的他,还担任着山东省梁山县水泊商场党总支书记的职务,只因为供销社、水泊商场,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只是职场和事业,更是人生和归宿。
豁得出才能领先一步
“1953年,我参加工作。当时被分配到梁山县韩岗镇袁口村供销合作社,用一根扁担上山送货、收购农产品。”从此,赵庆珠与供销合作社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赵庆珠被调到水泊商场担任党支部书记。水泊商场的前身是梁山镇基层供销合作社,那时的商场只有几十间低矮瓦房,固定资产只有29.7万元,职工不足100人;而如今的水泊商场,营业总面积7.5万平方米,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2.5亿元,经营规模位居山东省基层供销合作社之首,列全国第二。
员工们都说:“赵书记来了以后,干了好几件大事!”赵庆珠却说:“这些不是大事,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从1986年到2008年,水泊商场经历了11次扩建,发展速度让人吃惊。
“万事开头难”。赵庆珠清楚地记得1986年第一次扩建时,由于原有商场左右都有建筑,他便决定在后面扩建,形成一个四合院式的综合商场,这在当时的梁山算是“独一份”。商场员工还有贷款银行都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商场就应该是建在街面上的,挡在后面怎么吸引顾客?”赵庆珠却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靠信誉取胜!向后延伸可以形成回环,上货多,聚人多,效益会更好。”
说干就干。没有自由资金,他便采取农民入股的方式,以资代劳,出资1万元可以带一个临时工,股份实行保息分红。几天功夫便筹资47万元,解了燃眉之急。1986年12月,一座“回”字型的现代化商场矗立在人们面前。扩建后新增了宾馆、餐厅、家电销售等业态经营,规模空前,被誉为梁山的“大观园”。
水泊商场的成功被同行纷纷效仿,但不曾被超越。当时的县长在商业流通会上说:“水泊商场的经验你学不来,因为你豁不上!”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时,许多商场选择守着家业保饭碗,但具有危机意识和更高眼光的赵庆珠说:“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社会在前进,商场也需要再发展,不发展就要倒退啊。”1991年,赵庆珠毅然决定投资800多万元进行第二期扩建。800万元毕竟不是小数目,有人认为这是“穷烧包”,“恁好了还要建?”但赵庆珠认准了要扩建,他仿照郑州“亚细亚”的样式,年初动工。为加快进度,他找来十几个装修队昼夜施工,并亲自监督协调,两个月吃住在商场,其中一个月都是和衣而睡。终于,1992年12月,水泊商场二期工程竣工开业。再次扩建的水泊商场焕然一新,增加了多种现代化设施,还率先在商场安装了电梯。
以后的每次扩建,商场都会在规模和经营业态上有所创新,但不变的,是商场采用的是一直“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
市场变化我就变化
“我们有了资金就扩建,没有贷款;30年来效益每年都增长,从没下滑。金融危机时多数企业效益下滑,我们的商场几乎没受影响。”水泊商场办公室主任杨建华介绍说。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赵庆珠总能“随机应变”。为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他紧抓货源的“全、新、美、廉”,使商场消费者络绎不绝。全国总体经济形势下滑时,货卖不出去,他果断决定:“送货上门!”于是,伴着大喇叭喊小喇叭叫,大小车辆载着针头线脑、家电冰箱浩浩荡荡开进集市和村庄,送货到各家各户。一时间,出现了大件小品销货忙的壮观景象,商场由此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水泊商场家电公司经理李传运通过学习和市场调研,认为电商平台是水泊商场继续壮大的必由之路。赵庆珠得知后非常支持,马上配备了资金和相关人员,并鼓励李传运一定要把水泊商场的网上商城搞好。目前,“水泊商场网购”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如今,单凭注重经济效益已无法让企业“无坚不摧”,诚信和品牌对塑造企业形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赵庆珠把梁山人“忠义”的性格融入到服务中,从2003年开始就向社会推出“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承诺,并持之以恒。梁山人都知道,在水泊商场买东西,放心!
很多人问赵庆珠带领商场不断创造佳绩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我到这么大年纪了,不缺吃、不缺喝,唯一的爱好就是学习,我只学于工作有用的东西,干啥学啥!”在赵庆珠的书桌上,摆放着的都是关于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的书,很多书都已经略显破旧,赵庆珠说:“每本书我都看过好几遍。”
赵庆珠现在正在看的是习总书记的《之江新语》。他看书有个习惯,就是把需要重点学的都用笔圈起来,“这本书我圈了50篇,现在已经学了20篇了,今年我给职工开会,就引用了这里边的话:‘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他说:“习总书记在考察正定县塔元庄村时说,把超市开到农村,把社区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这让我很受启发,水泊商场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我们把重点放在农村,在社区建分店,在乡镇建直营店,在村里建加盟店,让水泊商场的服务遍布梁山县每个村庄。”
为了防止水泊商场的牌子被盗用,每个分店、直营店、加盟店开业的时候,赵庆珠都会去剪彩,在乡亲们那里,他已经成了水泊商场的“活招牌”!
“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赵庆珠说,“我深深懂得,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因此,几十年来,我始终把‘人’这一核心要素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只要是对商场发展有益的想法,赵庆珠都非常鼓励,他说:“商场的业绩不是一人能办到的,要靠集体的智慧。鼓励员工,他们才更有主人翁的意识。”
“赵书记经常来巡视商场,每次都再三叮嘱我们,食品不能过期,要保证质量。”水泊商场解放桥店休闲食品组组长马秋红向记者介绍。她曾是总店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优秀表现,2013年解放桥店开业后便被调到这里担任休闲食品组组长。正如马秋红所说,“在这里工作虽然工资不太高,但是我们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能学到东西。前两天听赵书记的报告,一个80岁的老人,思想比年轻人都新潮,他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人很敬佩!”
在员工管理制度上,赵庆珠以身作则,每天坚持8点上班,风雨无阻;每天给员工一句“总经理赠言”;商场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以部门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很多员工就是在这种企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家电公司经理李传运对记者说:“当年受父亲的影响,参加工作时选择了水泊商场。工作后,我受赵书记影响很深,他干一行爱一行,一干就是一辈子,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李传运在1990年参加了职业中专考试,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家电公司经理,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周围很多人劝他趁年富力强换换工作,他却觉得,只有在水泊商场,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30年来,赵庆珠始终为员工营造着一种家的氛围。每年的大年初一,他会比平时早上班半个小时,站在商场门口迎接员工,在广播里给大家拜年,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勤工作。李传运说,“赵书记面善,仁和。我在水泊商场半辈子了,他对我来说是领导,更像是亲人。”
在水泊商场的电梯两侧,张贴的不是商品广告,而是水泊商场的海报,一张张海报讲述了水泊商场30年的发展历程,表达了赵庆珠对商场的展望和期待,传递了员工对商场的美好祝愿,“每天来上班时都能看到这些,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马秋红说。
就是这样,赵庆珠守了水泊商场30年,从年富力强到耄耋之年。中间有很多单位想让他过去,都被他拒绝了。家人希望他退休后回家享清福,但县供销合作社的一次次挽留和商场职工的一次次请愿,让他毅然决定继续干。赵庆珠说:“我是贫农出身,是党培养的我,只要党需要,我就会奉献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