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打开网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消费贷款”搜索,全国大大小小的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项目数不胜数、品牌琳琅满目,而这些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却不大。虽然近几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批量试水个人消费信贷,但欲在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大餐中分得一杯羹,笔者建议,借鉴美国成熟的消费信贷运营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才能立足高起点,让个人消费信贷在农村信用社服务的广大城乡真正“火”起来。
积极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消费热点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倾向、消费倾向和购买力的投向。二战后,消费信贷成为美国人的消费热点。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消费信贷不仅支撑着美国许多支柱产业,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我国城镇居民近期出现的消费热点主要是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旅游消费和社区服务消费等。如何培育和正确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呢?主要在于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在消费观念方面,要引导群众从“量入为出”、“未雨绸缪”的传统消费理念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现代消费理念转变,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消费信贷宣传,引导唤起人们利用金融产品提前消费的意识,享受农村信用社的消费信贷金融产品为方便个人消费带来的好处。
拓宽个人消费贷款抵押担保途径
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是消费贷款中较普遍的抵押方式,美国银行把它作为必须集中管理的业务。一般是由总行的专门部门或专业公司统一经营。而我国农村信用社拓展个人消费贷款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农村住房抵押贷款面临诸多设计上的制约,使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无法契合。根据现阶段法律,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让方必须是同村村民,二是受让方必须是无房户。很显然,一旦贷款风险发生,处置抵押物(即房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增强风险防范。
一要尽快完善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为控制农村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借贷双方要积极参与可持续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从大环境来讲,要改变目前保险品种单一、农民投保积极性差的现状。二要稳中求进、控制风险。以住房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宜先试点后铺开,力争把风险控制在农村信用社可承受范围之内。三要高度关注住宅市场的发展,重视市场风险。所有住房抵押贷款都是以房地产做抵押,一旦住宅价格急剧下降,将导致担保品贬值、借款人家庭财产减少,最终引起拖欠贷款的风潮,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巨大的损失。
创建个人消费信贷数量分析手段
美国银行业在长期实践中,以现代科学方法为核心的数量分析手段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中广泛应用。美国商业银行都有本行开发的分析系统,分析不同贷款品种在一定时期的风险情况、风险产生的原因,预测新客户的偿还能力及未来损失的概率,定期提出贷款规模与贷款结构建议,并不断改进信贷政策。
美国一些民营公司专门研发适合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个人信用评估方法,银行可以借助这些独立于借贷双方的中立机构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评估,保证信贷活动中对个人信用历史评估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根据这些方法,全美每个人都有相互可比的信用评分,由此确定每个人的信用等级,使银行的信贷损失风险最小化。
农金机构在建立个人消费信贷数量分析手段模式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社会部门间个人征信信息共享,政府要求相关部门畅通个人信用劣迹的发布渠道,还要设立个人破产制度和个人信用黑名单曝光制度,为银行机构和相关部门判断个人资信程度打下基础,不给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可乘之机。
此外,农金机构要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再严谨的制度都是靠人来执行,最先进的分析系统最终还要相关岗位员工来操作,只有员工自身素质得以提升,才能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建立科学严谨的消费信贷授信
美国法律明确规定,信贷过程不得因借贷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而影响贷款决定。在贷款审核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借贷人的信用历史、信用等级评定、经济活动记录、收入与支出的比例,以及贷款自身特点等等。如贷款申请被拒绝,贷方有权了解拒授原因。
消费信贷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目前,大量可以开放的数据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有关征信体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而封闭在行业主管部门手中,征信数据缺乏并且得不到同业间的及时沟通和有效整合。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健全,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和个人信用信息的不完善,使农金机构大规模发展个人消费贷款授信业务有了更多的顾虑,也使得消费信贷的发展面临制度性约束。
农金机构拓展消费信贷要在推行“阳光信贷”工程的基础上,着力引入“个人信贷历史”,只要有足够的个人历史数据,即使不十分了解真实经济状况也可以为其评分。
在美国,信用评分技术的使用与信息不透明企业主获取的贷款增长显著相关。但个人消费信贷信用评分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库足够强大、具备强有力的信息环境,或者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大,抑或两者兼备。鉴于信用评分对社会信用环境和数据积累的较高要求,此项技术直接应用于我国农金机构的可行性很小,需要经过本土化处理。
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适合本辖区特点的、透明的、功能齐备的消费信贷管理模式。认真研究消费贷款已授信顾客群体和未授信的潜在客户群体,对现有顾客保持并不断加强联系,以维持现有销售额。对潜在客户适时开展授信以扩大未来贷款额,建立长期的、可盈利的消费信贷领域的借贷关系。
建立完善的追讨管理
美联银行的一位高级管理员说,没有完善的追讨管理,就无法在确保利润的前提下,从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及时有效的追讨管理,应具体把握好五个关键环节:准确的预测;及早发现拖欠迹象;完善的个人数据搜集;有效的追讨方案;精干的欠款追讨人员。通过以上五道关口密切留意顾客群体的各风险指标,发现高风险顾客,及时调整贷款限额、制定追讨方案、预测风险趋势,从而将拖欠偿还付款的人数和数额控制在最低限度,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反馈给贷款申请审核部门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