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职场冲突有好处

□ 基思·法拉齐

 

  笔者曾在一家跨国化工公司,带领100名高管参加远离工作的团队活动。这些工程师的谦逊、友好和礼貌一开始就让人非常吃惊。后来笔者决定冒一次险,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都很友善,但没人不知道在他们礼貌的外表下,是否掩盖了随时可能爆发的矛盾。人群中传来了一阵笑声。这算是尴尬的认同吗?

    当他们被要求对公司内的人际关系进行评价时,88%的员工表示,他们来自一个“问题家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未公开的矛盾。对此笔者并不吃惊。

    在曾经合作过的公司,最常见到的最具有争议的一种行为就是回避矛盾。人们不会去解决意见分歧,然后协同一致工作,而是会抑制内心的想法,直到老板离开会议现场,或者他们与志趣相投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聊这些问题。团队分裂成许多两极分化的小团体,每个团体都只关注自己的目标。

    这似乎是一种不健康的传染行为,但许多管理者却容忍了这种做法。事实上,当下有关职场矛盾管理的大多数文章基础都是40年前的一种模型。1974年,肯尼斯·托马斯与拉尔夫·基尔曼开发了这个模型,其中将回避作为解决矛盾的五种主要策略之一。

    但托马斯与基尔曼曾明确表示,回避矛盾会妨碍团队在重要决策中相互协作,结果将导致决策失败。所以,这并不是有效的策略。

    没有人喜欢跟别人对立。大多数人甚至光是想到冲突就会开始紧张。但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它们只会日益恶化。那么,该怎么办呢?那就让所有人坐上同一艘船吧。

    第一步是保证每个业务单位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公司规模越大、产品越多样化,保持这种一致的难度也就更高——相互矛盾的目标更有可能在员工之间造成摩擦。保证每个人的奖励与公司目标挂钩。告诉员工,他们需要将公司目标放在首位,除非他们的绩效仅仅取决于自己所在部门的成功。

    太阳石油公司(Sunoco)前任CEO林恩·埃尔森汉斯表示,将员工的目标与奖励和公司目标挂钩将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对话当中。

    埃尔森汉斯说:“最开始,人们或许不会彼此喜欢,彼此信任,甚至认为别人一无是处。但如果公司培养所有人对公司的责任心,形成一种规范,例如所有人一起讨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选解决方案,就会逐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要帮助彼此取得成功,进而让公司获得成功。”她补充道,这样做会带来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即人们会开始认为绝不能让彼此失望。

    埃尔森汉斯的方法虽然可能能够减少矛盾的数量,但却没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应对与其他人公开的矛盾,最终获得所谓的“双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