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获悉,针对遗传资源研发严重滞后、蜂种品质退化等问题,近年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蜜蜂授粉增产实验,制定系列蜜蜂授粉及饲养技术规范,目前已成功繁育出5个中国优势本土蜂种,在全国建立27个示范基地,蜂授粉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介绍,利用蜂授粉,不仅可以增产、提质、增收、增效,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使蜂农、瓜农、菜农、花农共赢。来自蜜蜂研究所北京综合试验站等地的数据显示,经过蜜蜂授粉后,亩产油菜可增产49%,杏树坐果率可达60%以上,有机樱桃、有机番茄每棚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除了上述成果,于2008年建立的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在蜜蜂生物学、病理学、蜂药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常用蜂机具研制、蜜蜂人工饲粮研发、蜂产品质量分析方法和规范建立、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制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国蜂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其峰)
浙江每只种禽补助50元鼓励企业收储压栏家禽
本报讯 去年以来,浙江遭遇H7N9禽流感袭击,家禽业两度受重创,损失严重。近日,浙江省政府下发《关于对家禽业实施紧急救助的通知》,对家禽业实施紧急救助,决定对每只种禽补助50元(种鸽每2只50元),还支持屠宰加工企业收储压栏家禽。
通知提到,浙江将对2014年2月1日前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的祖代以上种禽场和地方品种资源保种场给予每只种禽50元(种鸽每2只50元)的生产维持性补助。
种禽和种鸽的补助经费将由省和县(市、区)财政共同承担,欠发达地区省财政承担70%,县(市、区)财政承担30%,其他地区省和县(市、区)财政各承担50%。
去年以来,受人感染H7N9禽流感影响,浙江的家禽销量暴跌,活禽大量积压。据记者了解,截至2月9日,仅杭州市活禽养殖业压栏活禽约有400万只。
此次通知鼓励并支持屠宰加工企业收储压栏家禽。浙江省财政对拥有日单班宰杀3万只以上家禽能力的大型禽产品加工企业,在2014年3月1日至5月30日期间收购当前本省压栏活禽并加工的禽产品冷藏,给予每月每吨80元的补助,补助期为6个月。《通知》提到,各地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机关、企业、厂矿、大型超市、学校等单位,向定点屠宰的家禽加工企业采购冷鲜禽肉等产品,尽力扩大家禽产品销路,农业部门要加强检疫监管,加大对冷鲜禽类等产品的推广力度,引导公众转变消费习惯。
(肖 飞)
陕西省将建茶叶市场监测网络
本报讯 近日,从陕西省产业协会召开的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今年该省茶叶市场将建立市场监测网络,在西安各大茶城设置联络点,对主要茶叶市场进行运行情况监控,定期在陕西茶叶网上发布市场监测报告;今年该省还将打造陕西第一家知名品牌名茶集中打包、抱团销售的专业茶叶市场,不定期举办重点产茶县(市)茶文化、茶事活动,开展茶旅游、搞活茶经济,提高陕西茶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陕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