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提出关于严格控制高价医疗耗材准入的提案,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茶行业这几年同样也存在高价炒市的问题,但在国家政策的监控下,市场已逐步回归理性营销。
2013年对于高价茶市场可谓是当头一棒,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呼唤出消费者渴望茶叶市场理性消费的心声。夏涛对此谈到,茶叶的本质是健康饮品,不少天价、高价茶叶有违茶叶本质,而茶叶价格往往是通过所谓的茶文化宣传、外包装、品牌创新炒作等形式顺风而起,被一些盈利心切的茶商、专家用吹捧推波助澜。他认为,茶叶作为历史悠久的国粹,是通过健康功效而扩大市场消费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不应是通过高额利润被提升自身价值,市场销售动辄就上万一斤,已远远超出茶叶的成本价格。当然,茶叶价格肯定存在一些等级差别,比如品质上乘的特级茶叶价格势必居高难下,但价格不能偏离品质,尤其是礼品茶不能依靠精美包装与消费需求就大幅涨价。
夏涛认为,在国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下,茶叶市场吹响了回归理性营销的号角,让老百姓真正消费到物有所值的茶叶。随着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的保健饮品,现在多数人买茶是留给自己喝,对高价茶的炒作多有抵触心理,购买的礼品茶也普遍倾向于中低档。各种文化包装与价格炒作只是一时之热,糊弄不了消费者,也维持不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规范的市场引导才能让产业良性发展。而今,茶叶的价格回归与价值体现,这种市场趋势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
宣传健康饮茶的同时,对茶叶赋予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情趣的内涵引导,扩大消费市场,未必需要高价造势。夏涛指出,茶叶企业把打造品牌与高价挂钩在一起,是错误的认识与行为,品牌跟品质、信誉有直接关联,决定了消费者对其的忠诚度与购买力。茶叶企业的重心应该放在品质保证、理性销售、渠道沟通等方面,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中拉动消费力,给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茶叶产品。
此外,夏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及高校教育通过人才培养对市场理性营销起到的助推作用。他说,茶界教师们在为学生灌输正确的市场认知与文化认知,培养理性的营销理念,引导良性的从业行为,为即将步入社会对茶行业服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品质基础。从人才根源上来讲,教师们致力于通过茶文化、茶科技、市场营销等角度引导教学,使学生成为一名为企业品牌建设、市场理性营销作出贡献的茶行业服务人员,成为行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甘做一名只为盈利的商人。
展望2014年的行业发展形势,夏涛语重心长地谈到,茶业从生产到市场都会进一步得到理性发展,但对于市场来说还需通过理性宣传与营销,国家政策只能起到规范与引导作用,真正职能的实现是靠茶叶企业担负起行业职责,将服务诚恳地落实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