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牢记重托当代表 心系群众做代言
——记山东省临沂市人大代表、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费县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成文
□ 王 平 柴士高

 

  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孙成文当选市、县人大代表以来,她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始终不渝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结合自身实际,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持续关注金融支持“三农”健康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做群众的“代言人”

    孙成文积极参加费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视察活动,充分了解优质农产品基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金融服务、新农保发放、工会法贯彻落实、城建、教育等情况,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改进提高发展质量。

    日常工作中,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走农村、下基层,进果园、进大棚、进养殖场、进企业,听民声、传民意,她的人大代表工作日志上记载着群众的“心上事”,在费县乡村、企业留下了她的足迹。通过找症结、思良策,谦虚谨慎地分析求证,她先后就土地流转使用权抵押、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沂蒙山小调》申报国家非文化物质遗产、加快文化建设、信用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了《关于建立流转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提案》、《关于设立慈善捐助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议》、《关于丰富她市新生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加快实现文化强市的建议》等10多项人大议案和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办理。

    发挥自身优势

    当好群众致富“引路人”

    孙成文到费县之初,她带领人员分8个片区到乡镇召开农民、工商户、小企业负责人、村干部、乡镇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提出“跟着农民走,农民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要带着感情为农民群众服务”。并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着力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她始终坚持关注民生,组织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克服困难,为该县人民代发各类补贴补助和惠农资金4.8亿余元,发放惠农存折21万多个,积极为政府分忧。通过五年的努力,投资1680余万元,共在该县布设ATM 机73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255台、电话POS机2133台,在该县率先实现电子机具村村通。客户逐步实现了从到银行排长队到足不出村,再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金融业务的巨大变化。

    二是做实信用工程。为实现阳光办贷,及时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通过“拉网式”、“地毯式”信用评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全部纳入评级授信,实现了信用评定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行“阳光信贷”工程,推广贷款上柜台,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农户“两证在手,贷款不愁”。截至2013年末,共对1006个自然村进行了信用评定,评定信用户13.92万个,授信90.8亿元。

    三是积极组建信用联盟。探索实践“借助社会力量解决社会化服务,实现零售信贷业务批量化运作”的联盟贷款运营模式,引导农户、小微企业、优质市场客户组建信用联盟,发挥集聚效应,增强服务能力,截至2013年末,共组建信用联盟268个,吸收会员2652个,授信会员2396个,实现授信58384万元,实际投放贷款48434万元,促进了企业、商户、农户抱团发展。

    四是创新推出融资担保模式。开展“信贷援巾帼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活动,累计发放贷款6.16亿元,支持1.74万名妇女创业致富,带动5.6万余名妇女就业。五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60余亿元,缴纳税款18459亿元。

    关注群众冷暖

    做关爱群众的“热心人”

    作为人大代表,孙成文在积极建言献策服务群众的同时,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近几年来,她带头并积极组织员工大力实施助学、助老、助残、助贫“四助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101万余元,发放助学贷款1327万元,努力回报社会。

    该行成立了“爱心基金”,组织该行3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青春助力,伴您成长”捐赠助学活动,将崭新的课桌、椅子以及书包、文具盒、彩笔等学习用品捐赠给学校,参与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们纷纷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为水湖小学的孩子们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2012年“九九老人节”期间该行组织青年员工与敬老院老人共度重阳节活动。

    该行组织员工捐款10万元购买200辆轮椅、200副拐杖、200根手杖,捐献给该县的残疾人。同时,该行每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团费共60余万元,帮助地震灾区遇难同胞、困难群众,帮助新庄镇四盛村修路,改善了贫困村村民生活条件,为贫困村贫困村民送去慰问金或物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