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引发收视狂潮。林志颖和儿子Kimi、田亮和女儿Cindy、王岳伦和女儿Angela、张亮和儿子天天还有郭涛和儿子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内容的父子亲情励志电视节目。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治愈系节目,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可以重新检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重新认识和接受自己性格方面的优缺点。
这个节目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颠覆了我曾经接触过的“教育观”,中国的教育方式大部分还是期望孩子变得懂事、聪明、多才多艺,现在觉得这些更多都是父母的“需求”,而且都是外在的。看过节目后突然醒悟,最幸福最快乐的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拥有纯真善良的心,比起懂事能干,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让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天性而又不会偏离走向极端。不过感觉也没必要把教育孩子想得太复杂,现在越来越觉得父母的性格以及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才最大,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真的是一切的基础,性格的塑造更多是受小时候经历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父母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孩子的性格是一点一滴塑造出来的。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成本最小的事就是做自己”。但是,很多中国父母总是会不自觉的引导孩子成为某种他们期望的样子,当然这也不能说不好,如果父母有耐心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加以引导,这样就很好。但有些父母在“扬长避短”这件事上把重点放在了“避短”上,并且爱与人比较,现在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看谁谁谁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你看那谁,你再看看你”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慢慢的也会变得不太自信,不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也不善于接受自己的缺点,成长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想要变成……的样子”。
现在越来越觉得是“性格决定命运”,其他的都只是附加条件。学业也好、才艺也好,都是外在的辅助,真正有价值的是孩子的性格、思维方式等内在的东西,这些决定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他今后的追求以及所做作为,更重要的是影响着他的幸福感,有时候觉得幸福与否更主要是看你感知幸福的能力。别再说什么这个世界太现实太艰辛所以必须让孩子强悍一些才行,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面对这个世界的优势和技巧。
这个世界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其余的无所谓孰优孰劣,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万众瞩目,有人默默无闻,有人活得风生水起,有人过得平平淡淡,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有一颗善良、包容、感恩的心,那他就是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