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布朗族,自然是普洱茶最早的培育者、呵护者。1月5日,本报记者应邀参加狮子会创梦服务队发起的针对布朗山小学的爱心捐助活动,见证了爱心企业代表的捐助过程,也了解了普洱茶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重要意义。
从章家老寨到空坎
1月5日清晨6点多,车队沿着勐海县城往南的公路驶向布朗山。这里是高海拔山区,从后半夜就会涌起大雾。到沿着路边的“布朗山”指示牌进山,天已经大亮了,正可以饱览中缅边境的山水,也可以看到山区的农业现状。
整个布朗山的盘山路都在海拔1500米-2000米之间,蓝色的群山静谧而粗犷。在刚进山的坝子里,最多见的是成片的香蕉林,再高些,山坡上都是台地茶园。在下午去空坎小学的路上,还看到沿着山坡密密麻麻种植的甘蔗。据介绍,这就是布朗山最主要的三类作物了。
上午9点多,车队来到第一站章家老寨小学。村委会和学校已经组织好80多个孩子坐在操场等待我们了。狮子会创梦服务队为他们带来了书籍、书包、文具、鞋袜、运动器材和电视机。整个捐助交接仪式气氛热烈,还吸引来寨子里的许多妇女们好奇地观看。到空坎小学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车队还专门为这里带来了一台手风琴。据此次活动领队、“狮爱童行”公益活动发起人邢家铭介绍,他们两个月前来实地调查时,了解到空坎小学有音乐老师,但缺称手的乐器,于是专门为这里申请了手风琴。他说:我们捐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快乐的心情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爱伲族音乐老师一拿到手风琴就为孩子们伴奏起来,小小的校园飘荡出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词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布朗山普洱茶的现实差别
布朗山是普洱茶的原生地,随着普洱茶的持续升温,这个地区的许多村寨都因为普洱茶而跃上小康甚至富有的生活。比如新老班章,由于班章茶的独特口感和市场的追捧,每到收茶季节,班章村内外人头攒动,今年毛茶每公斤收购价已达到五六千元,据说每年寨子里都能催生出一二十个百万富翁。
但现实并不是每个山头的茶农都能够从发展中获益。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品牌影响力方面。虽然章家老寨所处的山区与老班章基本属于一个大气候,海拔也差不多,自然环境的品质不会有本质的差别,而且章家老寨也主要产古树茶。但由于老班章在普洱茶市场已经树立起“王者”的无二地位,其品牌影响与效应“一览众山小”。记者随爱心企业家到章家老寨一户茶农家走访,这家是一对年轻夫妻带三个孩子,全部茶园的年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同样是古树茶,其价格与老班章品牌古树茶要有几十倍的差距。
确切讲,这个差别不仅仅在老班章村的熙熙攘攘,不仅仅在章家老寨交通更不方便,是一条断头路,甚至不仅仅在一个山头一个风味。如果说完全是品质和口感决定价格,班章之后就不会再有冰岛、易武的崛起了。其差别的根本在市场化的程度上,在与市场的距离上,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新老班章村已经完成了商品化市场化,这里现在有银行、酒吧、夜总会;章家老寨还处在自然经济状态,鸡犬之声相闻,除了电视,现代文明很少。
教育与布朗山茶业的发展
因此,章家老寨、空坎村经济、茶业的发展,既需要市场经济的介入、推动,更需要从教育抓起,切切实实改变和提升布朗人的民族文化和科技素质,为布朗山、布朗人明天的小康生活打下坚实的文明基础。
勐海县福海茶厂杨新源总经理是本地人,几十年做茶,见证了老班章的声名鹊起。他说最初到老班章收购毛茶时只有几块钱一公斤,因此他希望帮助布朗山其他的茶农也能收获普洱茶市场红火的红利。据说现在的老班章的旧地原来也属于世代在这里居住的布朗人,后来哈尼族人来到此地,布朗人慷慨地将土地连同老茶树都送给了哈尼人,后来老班章村人口增多,又衍生出新班章村。不论怎样,如今的哈尼人都是铭记布朗人的恩德的。今天的这种捐赠也是普洱茶产业受益者对布朗人的一种感恩和回报。
广州帝茗堂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锦雄也来到大山深处。他们开发御茗堂茶膏其原料就来自勐海、普洱两大茶区古茶山的纯天然古乔木大叶种普洱。他说,这里无与伦比的“五度空间”(高度、湿度、温度、纬度、经度)造就了茶叶的天生丽质。但看到这里还有不少地区亟待发展,他觉得企业有责任帮助布朗人提升生活水准、文化素养,将这块普洱茶的母土守护好、发展好。
勐海县教育局局长王子能从教育的高度道出了改变茶区落后面貌的途径。他说勐海县教育系统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是提升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根本,而教育好女孩子又是根本。少数民族地区女孩子成为母亲后对下一代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让她们在快乐中成长,并用快乐和科技、知识熏陶下一代,才能开启布朗山持久进步的明天。
离开布朗山了,但我依稀看到厚道的布朗人和厚重的普洱茶愈加芬芳回甘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