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我端坐在书房里,先将友人送的紫砂壶放在桌上,壶内,自然是一番经过冲泡的好茶。然后慢慢地将茶倒入杯中,轻轻地抿上一口。碧螺春的优雅,信阳毛尖的纯正,美好的心情从喝茶弹筝开始。
书房的古筝已经陪伴了我十来年,戴上指甲,慢慢地上琴,一会儿,筝声阵阵,如崩崖裂石;筝声悠扬,如淙淙流水。接下来,又喝上一口好茶,渐渐地,天人合一。
第一次喝茶听曲,是从央视的《天气预报》里播放的那段电子琴音乐《渔舟唱晚》开始的,后来从盒带里听到了古筝曲《渔舟唱晚》,来自天籁的声音令人如痴如醉。浓浓的山,淡淡的水,暮色将至,四处一片宁静。一艘船儿从水中悄然划过,渔夫笑得灿烂,满载而归的幸福和希望伴随着哗哗的划水声由远至近。此时此刻,茶香飘荡着心扉,筝声拨动着心弦,心灵情感,早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山泉叮当,蓝天白云,清茶悠悠,入味粲然。仿佛与古人对酒当歌,畅聚忠言,一杯清茶,笑饮人生。
我们今天可以在传世绘画中看到古人喝茶弹琴所处的环境,他们大都在景色优美的地方操琴,或空阔的水边空地,或孤松下的巨石。旁边除了一二与弹琴者一样风姿高迈的雅人,便是烹茶煮酒的童仆。完全符合“地清境绝”的要求,由此可见,喝茶品筝历来是难舍难分的。
其实,关于喝茶闻曲的场景,古诗中也很多见,比如说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时此刻,王维除了与琴相伴之外,身边绝对有一股袅袅茶香的滋味,而白居易“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也不示弱,他那饮茶的兴致自然是要与弹琴比试高低的。
喝茶弹筝是有一定讲究的,均以静雅、洁净为基本要求。喝茶要择时择地,弹琴也要择地择境,其实还是对心境、对自己的要求。良辰美景不是虚设,旨在让心思安静清爽。如果地清景美而心不宁静,目的也不能达到。如果没有清静之地,急匆匆地喝下一杯茶,那只能叫解除生理上的饥渴。还是诗人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个人,远离嚣尘,一切以淡泊致远为题,这样一来,心静,境明,喝茶弹筝,也就上升到了一定境界。
人生的某个时刻,带着一种美好的心情,去与古人对白,喝茶弹筝,惬意生活。弹王维的那首《阳关三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一口西湖的龙井茶,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那是一种沁人心脾、齿间流芳的感受;喝一口安溪的铁观音,那是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古人在难得的友谊面前,说不出太多的话,只能用一杯上好的香茶,一抹深沉的筝声,来表白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怀。
喝茶弹筝,看起来小事一桩。但是,它的纯真、自然、淡泊是无可比拟的。放下手中的活计,邀一两个好友喝茶品筝,顿觉眼前如闲云野鹤,绿水青山,不再为世事所困惑,心头顿生出一种融融的感慨。
喝茶弹筝的感觉,幻化为悠悠天籁里的一片绿叶,一缕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