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标准解决灾区卖难问题
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致函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表示,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同意调整三省棉花收储标准,通过增加收储数量带动灾区新棉购销,解决棉农“卖棉难”问题。
2013.12
中国棉业代表首次当选CICCA主席
10月25日,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当选新一届国际棉花协会合作委员会(CICCA)主席,这是CICCA历史上首位中国棉业代表当选主席。
2013.10
“转圈棉”现象引起警惕
9月上旬,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联合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公告称,对2013/2014年度棉花交储企业资质、交储棉来源、交储数量、购销合同以及棉花入库手续进行严格把关,防止棉花加工企业利用“转圈棉”交储现象。
2013.9
棉花国家新标准正式实施
9月1日,新修订的GB1103《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我国使用了40年的棉花品级检验方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颜色级实物标准。新标准的落实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对于完善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013.9
临时收储政策成焦点
6月6日,在山东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成为焦点,不少参会代表反映,2011年棉花收储政策首次实施时对中国棉花产业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短期政策长期化,棉花临时收储这个原本要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保护和提高农民种棉收益与积极性、防止纺织企业原料采购与生产成本剧烈波动的政策,已陷入了让棉农收益不多、让国家背上财政包袱、让纺织企业难以生存的境地。
2013.6
临时收储继续实施
4月8日,我国《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公布,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与上年度持平,并且依旧延续了无限量敞开收储的做法。
2013.4
植棉面积首次跌破7000万亩
4月上旬,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13棉花面积预计下降6.8%,至6818万亩,这是10年来首次跌破7000万亩。黄河流域下降最明显,尤其是河南,已由产棉大省变为产棉小省。
2013.4
收储总量再创新高
3月底,2012/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顺利结束。本年度累计收储棉花共计651万吨,接近全国棉花的产量,再次刷新了收储的最大值,相较于2011/2012年度313万吨的棉花收储量翻了一倍多。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