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态势初探


摘要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以发展股份合作社为重点,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向纵深推进,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270个,其中,股份合作社1541个;供销合作社系统引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62个,股份合作社833个;2012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102个,股份合作社763个,系统直属企业参股股份合作社120个;今年1月份新发展专业合作社82个,股份合作社70个;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达到298.2万户;参合率达到45.7%;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流转土地313.2万亩。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稳步推进 且特点鲜明

    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过渡,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从供销合作社系统数据来看,2012年全年新发展合作社1102个,比2011年2528个和2010年2336个,在数量上明显下降。各级供销合作社在指导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坚持按照规范化管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主导思想,合作社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效果明显。全市有298个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示范专业合作社,有117个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和区县级龙头企业,有26个专业合作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示范社。

    从自我发展向共同发展过渡,联合合作的趋势明显。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规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参与市场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合作组织之间的产业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在全市已出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发联合的萌芽,而且有的已经通过联合合作,在农产品市场中初步取得成效。如黔江区敦康股份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腊肉加工的股份合作社,因产品质量好,订单多,市场供不应求,因缺少原材料,经常无法完成订单,在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与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合作。目前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带动7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500多家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更加重视农业产出效益。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单纯种植、养殖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化营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效益。二是坚持突出效益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设施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通过各种科技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三是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参与开办农家乐,从事乡村旅游,设立产品直销店等,从事二、三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出效益。

    从生产合作向资本联合过渡,股份合作社群众的认可度更高。由于股份合作社具有产权明晰,资本联结紧密,风险防控、分红方式科学等特点,农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度高。特别是在引进城市资本下乡方面,更受到城市投资方的认可和接受,对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工业反哺农业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元化出资新建股份合作社,吸纳社会各界资本入股参与农业产业,扩大股份合作社生产规模和经营实力,保障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黔江区醉美知音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是城市老板邓某投资一千多万元在高山移民村,流转村民的土地500亩,吸纳118户村民闲置房屋143间入股组建而成。已建成集休闲垂钓、特色养殖、QQ农场、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54人就业。2012年,入社农户增收19.4万元,户均1600元;务工人员月工资1800—30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带动周边高山移民增收480万元。

    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综合效益过渡,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环节,在供销合作社的引导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更加重视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开展测土配方和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同时,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养殖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农业,在处理生产废弃物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如重庆翠京元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基地29个,面积7000多亩,17个基地农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身建设不够规范,在合作发展过程中缺少龙头企业带领。多数专业合作社没有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机制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组织与其成员企业共谋发展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组织缺少企业灵活的市场运作能力。

    产业融合度和商品化程度较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从事传统种植、养殖业占86.3%,从事二、三产业的占13.7%,实现产业融合的仅占3%。农产品市场附加值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

    成员文化素质偏低,在农业产业链条上获得的收益不高。据调查,全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7.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1%。普遍缺乏农业标准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从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各个环节获得的利润较低,增产不增收现象十分突出。

    供销合作社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供销合作社自身作为合作经济组织,具备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势。但由于在行政体系内没有明确的职能定位,缺乏政府财政资金大力支持,加之自身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恢复发展缓慢等,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总体思路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通两转两推进”工作思路,围绕“保供给、稳价格、促稳定”的目标,通过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动城市资本、民间资本下乡,以多种形式参控股有规模、有市场、有品牌、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成为政府主导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发展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社300个,其中社有企业参股的有100个,控股(或参股34%以上)的有35个。推进农民专业(股份)合作社集约发展、规范发展、提质增效。引领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0个,推进各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以资本参股的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公司,促销产品,助农增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联合社为依托,围绕全市11个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快合作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供稿)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