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使其足不出户即能享受各类综合性服务,今年以来,浙江省淳安县社结合自身实际,依托系统资源优势,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配套、制度健全”的要求,以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主,专业合作社、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网络、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其他经营组织为辅,采取提升、改造、新建等多种形式,着力构建集商品经营、产业发展、网络建设、涉农服务和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体化、一站式的经营服务综合体,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助推“三农”新发展。
一、立足实际 统筹发展
一是立足村情民意,抓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与支持城乡统筹建设相结合。在经营服务综合体的布局选址上,主动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对接,积极参与城镇化改造,通过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映农民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充分调研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对照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标准,拟定三年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明确以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综合体布局建设。今年以来,已在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姜家镇、大墅镇和临岐镇建成6个一类综合体。至2015年,还将建成2个二类综合体、3个三类综合体,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以点带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新载体的创新发展,努力使其成为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二是立足稳“供”促“销”,抓好丰富经营服务项目与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日用消费品的双向流通功能和农资网络的保价护农功能,把日用消费品、农资服务项目作为重点内容,切实承担起供销合作社在流通领域“供”和“销”的重任。在丰富品种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日用消费品、农资连锁网络的标准化改造和提升,更好地惠及农民。在两大网络的提升改造中,引入优胜劣汰制度,对不符合连锁网络标准的网点,进行整改和规范,确保农民的质优价廉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借助农村新网工程的信息互通、互动、互流的作用,以服务当地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现代农业生产园区为出发点,把搭建农超对接渠道、送肥送技术下乡、消费新方式等纳入经营服务综合体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宽综合体的服务范围。
三是立足社农共兴,抓好推动自身改革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紧扣供销合作社的联合合作特性,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积极找准“三社”互融对接的切入点,进一步紧密与农民的联结。认真抓好平台自身建设,结合全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推进“影响力、带动力、赢利力”的“三力”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积极开展品牌、基地、示范性创建,切实增强专业合作社自身运行能力,增强服务农民的水平。积极与省供销合作社“薄弱基层社振兴”计划进行对接,实现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造提升和借力发展。主动与当地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对接,丰富发展村级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以上举措,确保提升自身运行水平,提升促农增收增效的能力。
二、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效
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今年已建成的6个一类综合体同时拥有基层供销合作社6家、专业合作社102家、村级综合服务社20家、日用消费品连锁门店38家、农资连锁网络189家,构成了产、供、销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经营服务综合体已先后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70人次,相继开展春耕备耕、抗旱保收、测土配方等便民活动,为农民提供了日用品消费及生产资料供应、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各类政策甚至消费新理念等综合性的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以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主体的统一运行模式,实现了各大服务平台的一体化经营,资源优势有机整合,运行成本有效控制,运行水平大幅提升。
为农服务的宽度和广度有效延展。一是突出“服务促联合,联合求发展”的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纽带,着力加强系统内的横向联合和系统外的纵向合作。今年以来,利用系统资源,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扶持政策,认真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基地、示范性的争创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实现更多信息的对称。二是主动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如积极参与农居点的建设、对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有效引入政府资源,拓宽农民生产生活的服务链。三是借助系统网络优势,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种养大户参加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推荐参加省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市首届“十佳”、“十强”农产品经纪人评选等各类活动,既搭建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又扩大了对外的影响力。
供销合作社对外社会形象明显提升。一是社办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引领者。全系统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2家,占全县1/3,其中省、市、县各级示范社35家,省市县著名、知名商标(品牌)28个,无公害、有机认证等生产基地55个。涉足全县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干水果等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红姑娘牌无核柿成为全县无核柿产业的代名词,金溢农、桑都等成为全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农村新网工程占据全县消费市场主导。已在全县建有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38个,农资连锁网点189个。其中,日用消费品1—8月实现连锁业务1.78亿元,农资连锁网络的大化业务占全县供应市场的85%以上。三是城乡统筹建设创有新抓手。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农居点建设,进一步更新提升社有资产的发展质量。临岐供销合作社、大市供销合作社利用参与农居点建设,对30000㎡房产进行了更新置换,使社有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了增值。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村新网工程、农居点建设,供销合作社的对外形象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抓住契机 创新发展
实现了为农服务体系的创新。淳安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加快培育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形成多样式、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化、一站式的经营服务综合体把当前活跃在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产品经纪人等不同的服务组织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民提供生产、流通、信用、科技等系列化服务。供销合作社也在坚持办社宗旨不动摇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惠农服务、合作共赢的发展新路子。
实现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创新。抓好流通渠道是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的重点环节。多年来形成的流通网络是供销社的优势所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亟待优化提升、注入新思想、新特点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更好地发挥双向流通的功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城乡居民。通过实施连锁网络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净化了全县的农村市场消费,营造了放心的消费环境,也使农民选择在超市消费成为常态。
实现了参与城乡统筹发展方式的创新。当前,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将发生深刻变化。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契机,通过盘活闲置房屋、土地资产,以存量换增量,变被动为主动,大力兴建经营网点,加强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不仅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也使供销合作社的资产获得增值,经营环境和功能明显改善。
(浙江省淳安县供销合作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