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的眼前。他愣了,问服务生:“这么大一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说明是要一小碗汤呀!”他匆匆喝了几口汤,心里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后佛袖而去。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不一会儿,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来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只付了小碗汤的钱。
同样是卖一碗汤,两家店的做法大相径庭,本质的区别在哪里?我觉得第一家店的店员,真的是为自己的企业着想,想多为企业卖点钱。第二家店的店员,是在为顾客着想,顾客需要多少就给多少,不算计顾客。两种做法哪个好?既然已经写在了纸面上,那大家都明白,日本店员的做法更好,因为他卖汤的方式,尊重了客人的需求,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稳定的客户。
因此,我常常对集团干部说,算计顾客是最愚蠢的行为。要是不在满足顾客需要上动脑子,而是算计顾客,减少服务项目,做事不大气,我们的路只能越走越窄。算计了顾客,顾客走的时候一肚子气,甚至怨你、恨你,你还想让人家再来?不仅本人不来,连人家的亲朋好友都不来了。
其实不光是顾客,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爱占小便宜,或者说,我们都希望自己花了钱,能得到等值甚至是超值的服务。从这一点说,我们不仅不能算计顾客,还应该帮着顾客占公司的便宜。比如我们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晚上九点以后入住大午温泉酒店,房间价格从原来的298元降到198元,如果一个客人在晚上七八点钟来到酒店,而还有空余的房间,服务员就一定要提醒他,建议他在大厅休息一下,喝点水或吃点水果,九点以后再办理入住手续,帮着客人省钱。
大午集团要成为净土,要想继续稳定发展,就得什么事都要真正为顾客着想,绝不能想方设法算计顾客,而要想办法让顾客享受集团的优惠政策,占点企业的便宜,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