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奠基者,目前我国台湾省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吨。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台湾茶业的发展,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产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大陆沿海的同胞以各种方式纷纷移民而来,台湾茶叶也因此根植下来。1810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籽试植台北县,获得成功,于是台湾植茶就此传播开来。
1868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Dodd)聘请福州茶师,购进制茶器具,来到台北,从事乌龙茶的精制试验,获得成功。隔年将127860公斤的台湾乌龙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 Tea)的标记售至美国,大受欢迎,这是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
1873年(清同治11年),台湾乌龙茶蓬勃发展,五家洋行在台北争购乌龙茶,使台茶售价节节升高,每60公斤乌龙茶从15元跳升到30元。当时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农,更加努力增加茶叶生产,开创了乌龙茶的黄金年代。
1881年(清光绪7年),台湾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困境,号称清代乌龙茶业之“碰壁时代”。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改制“包种茶”,普通称为“花香茶”。包种茶在台湾也就渐渐与乌龙茶并驾齐驱了。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为求解脱困境,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于是以四分之三的发酵制造出具有果香味的乌龙茶,市场的反映很好。而高级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
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乌龙茶自1869年输出区区数万公斤之后,到1879年,不过十余年,就一跃输出达五百余万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余万公斤,到了1893年,达到最高峰,总计983万余公斤。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茶业以外销为导向的茶叶生产,发生了旋乾转坤的变化,至1990年以后台湾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茶叶来满足岛内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茶叶对外贸易史仍然没有中断,乌龙茶每年仍维持有1000多吨的出口量。
文山包种茶
为轻度发酵乌龙茶,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文山包种茶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素有“北包种,南乌龙”的说法。“包种”名的由来:在清光绪初年,因向宫廷进贡,将四市两茶叶用两张方形毛边纸内外相衬包成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外盖茶名及行号印章,光绪帝对此茶赐封为“包种”。目前台湾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市文山、南港,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包种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好的包种茶特别注重香气,这种高香味的茶,贵在开汤后香气特别浓郁,香气越浓郁代表品质越高级,入口滋味甘润、清香,齿颊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浓、醇、韵、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雾凝春”的美誉。
东方美人茶
又称香槟乌龙茶、白毫乌龙茶或椪风茶(膨风茶),是发酵程度最深的一种乌龙茶,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故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
东方美人茶名称多,传说也多。“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曼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又据说,如在膨风茶的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风味更佳,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而被称为“香槟乌龙”。
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台湾“前副总统”谢东闵先生所命名。东方美人茶自然天养,绝无使用农药栽培,洁净无尘,可说是现代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健康自然饮品。此茶具备三奇特色:第一,生长奇特,要在背风面、潮湿、日光充足且无空气及农药污染的环境,再接受小绿叶蝉的附着吸吮,才能孕育而生;第二,外观奇特,成茶呈现绿、白、红、黄、褐五色相间的色泽,且白毫尖端有绒状晶莹之感;第三,风味奇特,茶汤呈琥珀色,带有熟果和天然蜜香,入喉即有甘润香醇之感。
此茶要经由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吸食茶青里的养分,使茶叶的发育受阻,让叶缘呈褐色最后脱落,所产茶叶才有特殊的芳香。此项特殊的做法也成为它质量的关键,所以茶的好坏决定于小绿叶蝉的叮咬程度,同时也是东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来源,也因为要让小绿叶蝉生长良好,东方美人茶在生产过程绝不能使用农药,因此生产较为不易,也更显其珍贵。一年的采摘时间只有15天,温热天气利于促进小绿叶蝉生长、吸食茶叶的养分,同时利于分泌的物质在咬食严重的叶芽产生出所需的芳香,使茶叶质感更显纯厚,进而使“嫩、鲜、甜”三大特色更为凸显!
经小绿叶蝉着蜒后的茶叶呈金黄色,形状如被火烫一般,精制后的茶叶外形优美,细细观察,有红、黄、白、青、褐等五种颜色,所以茶人们也称为“五色茶”。东方美人茶所冲泡出的茶汤,颜色比其他乌龙茶汤更浓,水色明亮艳丽,呈鲜丽的琥珀色,恰似东方古典美人的诱人美感。香气闻之有熟果香,芬芳宜人,茶汤入口滋味浓厚,甘醇而不生涩,圆滑润和具有刺激性,过喉徐徐生津,口中甘醇尚有回味,具有独特的蜂蜜及熟果香。
东方美人茶还可以像红茶般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热茶中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便如香槟一般,称为香槟乌龙;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亦可冰凉了喝,或加入水果酒调制成鸡尾酒。
近几年台湾茶市场吹起“有机茶”的风潮,东方美人茶因不可使用农药,加上风味纯净,因此大受欢迎,售价也不断飙高。东方美人茶比赛的冠军茗茶,甚至有十几万的叫价,可见东方美人茶受欢迎的程度。
冻顶乌龙茶
台湾所产乌龙茶的一种,台湾生产的乌龙茶依据发酵程度(做青程度)的不同有轻度发酵茶(约20%)、中度发酵茶(约40%)和重度发酵茶(约70%)之分。轻度发酵茶似绿茶,具有清香;重度发酵茶似红茶,具有甜香;中度发酵茶清香较浓烈。冻顶乌龙茶属轻度或中度发酵茶,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居于海拔700米的高岗上,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这样会冻到脚尖)才能上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冻顶山上栽种了青心乌龙等茶树良种,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冻顶乌龙茶的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的团揉(包揉)、复烘、再焙火而制成。冻顶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为:外形卷曲呈半球形,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冻顶乌龙茶品质优异,历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台湾、港澳、东南亚等地。
(老舍茶馆评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