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选址的问题可以说是令许多便利店企业头痛的大事,很多对于大卖场商圈的分析方法和细节不适用于便利店。商圈是动态的,选址也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便利店选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店铺类型划分
商圈调查的第一步是明确店铺类型。为了便于商圈调研,笔者把它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结点型店铺——依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结点来开设的便利店,一般来说,顾客是相对固定的。所谓结点,就是能够集结人群的地点,如学校、医院、社区、加油站等。如社区店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主要为社区居民服务,而商务便利店又以商务办公的群体为主要顾客,这些都属于结点型店铺。
中心商业区店铺——不需要依靠结点的中心商业区及闹市区的店铺。因为它位置特殊,如在南京步行街开店,它既没有居民、学校,也没有办公楼,但从其商圈来说是适合开设便利店的。
有效人流测算
在分析商圈前,除了要了解结点的概念外,还需要解决门店前有效客流(R)的测量。
众所周知,销售额=客单价×客流量,客单价可以由历史数据得出,虽然各种不同类型店铺的客单价不同,但差别不大。那么,只要确定客流量就能大致预测销售了。一般文章中说到,客流量=R×进店比率,但进店比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例来说,早上顾客进店的比率和高峰期与深夜进店比率区别很大,如果用一个固定的10%或8%来评价都没有意义。对于小便利店来说,这个测量客流量的方法值得商榷。更好的方法是根据各类型已开店铺的时段客流量或销售额来预测门店前客流。总之,门店前有效客流R的测量方法不应该根据实测数来确定。
结点型店铺商圈调查
结点型店铺的考察指标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三点,依次为周边环境、竞争对手、立地立位。首先说立地立位,指的是店铺所在地理位置本身的优劣,如面宽(6米以上为佳)、是否有台阶、显眼度、店铺形状等因素。
这些指标基本无需量化,只要符合便利店开设基本条件即可。对竞争对手的考察也是一样,如同业态店铺间距离最好超过50米,对手的价格、营业时间、商品、服务等均在考察之列。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该商圈的零售店铺数量较多,一般来说,这个商圈的周边环境是适合开店的,这时候对竞争对手的考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最后是周边环境,这也是惟一需要量化的指标。这里的周边环境指社区、医院、学校等各种人群聚集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