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主办的第二届棉花菁英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转圈棉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中国纤维检验局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严打“转圈棉”,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的张显斌在会上反复强调,一定要严令禁止“转圈棉”的行为,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以非法手段套取国家资金,谋取暴利的行为,危害国家利益,必须严厉查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情节严重的,构成经济犯罪的,要考虑追究其刑事责任。一旦查出后将终身取消其交储资格并提请相关资格认证部门取消其棉花加工资格;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纤局监督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参与生产转圈棉的企业一旦查实,将在网上公布,并取消其交储资格,对其推出储备的棉花流向进行监控,防止通过其他渠道入储,终身取消其加工资格;同时所在省区发改委将吊销其加工资质,终身不得参与棉花收购加工。截至目前,中纤局已通报临清市鑫秋棉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德全棉业有限公司、东光县龙鑫棉业有限公司加工皮棉涉嫌掺入进口皮棉情况。
“转圈棉”是近两年伴随着临时收储政策实施而出现的特定产物,没有明确的部门法规、条例予以明确规范,因此存在一定程度执法难的问题。有关人士表示,转圈棉的清查要从源头做起,重点监督参与拍储的纺织企业,特别是严查纺织企业通过委托加工卖给棉花加工企业的国储棉,从源头上遏制转圈棉的形成。目前全国有197家纺织企业具有棉花加工资质,其中新疆就有40家。据悉,抛储期间将重点对这些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