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1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活水酿琼汁
——山东省蓬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马 悦 通讯员 王德润

图为当地葡萄酒庄的工人在采摘葡萄。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瓜果飘香,山东蓬莱华鲁酒业有限公司厂区的制酒车间里,出酒生产线工人目光紧紧盯着一瓶瓶通过传送带输送过来的葡萄酒,装箱、贴上“一千零一夜”商标、运送、入库,忙而有序。

    距离厂区不远,是该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只见大片的葡萄园一望无际,翠绿欲滴的葡萄架上挂满了籽粒饱满的果实,阵阵清香在秋风吹拂下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回忆起该公司发展中曾经遇到的两道“坎儿”,华鲁酒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曲德家感慨颇多:“公司急需资金时,是信用社帮助我们解除燃眉之急;公司需要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时,又是农村信用社为我们锦上添花。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村信用社,就没有华鲁公司的今天。”

    如今,华鲁酒业已从2001年1月建厂发展为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和白兰地生产于一体的酿酒企业,成为烟台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在蓬莱和澳大利亚拥有葡萄种植基地数千亩,年均生产葡萄酒500万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在蓬莱,像华鲁酒业这样在蓬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支持下迈上发展之路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不胜枚举。当地因与法国波尔多地处同一纬度,土壤、光照等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种植和酿酒生产,被确认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蓬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支持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支农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支持葡萄发展的新路子。 

    “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是蓬莱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联社责无旁贷要根据农民和企业的合理需要,积极、主动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金融服务,高效助推葡萄产业振臂高飞,为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蓬莱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孙益平掷地有声地说。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扶持当地葡萄酒产业发展,精制打造“美酒之乡”品牌,该联社充分发挥贷款“短、频、快”的优势,想客户所想,在确保资金安全前提下,进一步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针对不同客户特点和需求,灵活推行“伞”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等不同的贷款方式。

    以“伞”担保贷款为例。为最大限度保证农户、公司和自身利益,该联社率先采用“公司+合作社+社员”的信贷模式,合作社作为“伞”,原来的葡萄种植户转变为产业工人,由合作社统一购买葡萄苗、化肥、农药等物资,发给社员无偿使用,待社员销售葡萄后,再从销售款中扣除,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我社采取由社员以自己的葡萄地作价入股,合作社对葡萄品种、管理、采摘、销售、技术等实行统一管理模式。‘伞’担保贷款既保证了葡萄汁的质量,又解决了合作社葡萄种植户的资金‘瓶颈’难题。” 蓬莱中粮君顶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目前,现该合作社已种植葡萄6000多亩,有278户农户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所产的“君顶”高端葡萄酒每瓶价格近万元,誉满世界各地。

    此外,蓬莱联社还引入科技力量,结合信贷支持,为果品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蓬莱联社经常请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专家教授进行上门讲课,提高了果农的栽培管理水平。” 蓬莱鑫园果品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葡萄种植户提供担保,帮助后者从蓬莱联社获得了“资金+科技”的双重支持,既较好保证了果农收入和果品质量,保证了葡萄酒公司原料足量供应,也有力防范了资金风险,达到了一举多赢的良好效果。

    同时,为真正把服务做到农民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心坎上,该联社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变“坐门等客”为“主动找客”,变客户上门为主动营销,安排50多名客户经理、信贷调查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其资产、负债、经营规模、资金需求等情况,全面做好信贷品种、利率政策、结算工具、融资方式及其它新型业务的宣传,让农民和企业充分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存、取款、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也为有的放矢发放信贷资金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切实提高办贷效率,对考察论证成熟的贷款,我们还每周研究两次以上贷款,对有特殊需求的,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最短时间内将资金投放到位,高质量、快速度满足了客户对资金的需求。” 孙益平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联社累计发放葡萄种植和葡萄酒贷款1.4亿元,支持葡萄种植户76户,葡萄酒企业21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葡萄种植基地16.8 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共有70多家,高端酒庄34个,葡萄酒年产量达14万千升,吸纳游客100万人次,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综合收入近4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创利税高达3.2 亿元,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写下了靓丽的一笔。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