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茶文化系列
茶与佛家(三)

□ 王岳飞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早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得意忘象"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练、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直觉观照方式。 "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

    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昭示了:当禅宗将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一种宗教最为内在的精神——了悟(或顿悟)结合起来时,实质上就已经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道路。而"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为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就连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皎然、韦应物、黄庭坚等中国第一流的诗人都相继进入了这一领域,他们不少的文化活动也毫无例外地在寺院的"茶禅一味"的气氛中进行。茶道与禅的结合,使其成为一种"无的宗教",而这种"无的宗教"又恰恰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宗教。因而它超越文字、超越世俗、超越权贵地、自由自在地实现着思想的创造性,而这些思想的创造(如茶禅的机锋)和它的深化推波助澜,又更加提升了它的境界。因而它表现了智慧的创造性,因为它不但突破了宗教思想的概念形式的束缚,而且也不断地在"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中否定自身而获得新的创造性,因而它持续地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新生活体系,活泼、新鲜而意味无穷。

    为什么钱穆先生称禅宗进行了一次革命,而且相当于路德的宗教革命呢?我想,这正是由于禅宗的创造性智慧所致吧,而茶在此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这更是不言而喻的,要不然怎么有茶禅一味的命题出现呢。没有智慧就没有突破,没有茶也就没有茶禅一味。因而,茶禅一味所包蕴的新智慧境界,也就成了它根本性的文化意义之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