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的小姑娘”

□ 本报记者 刘一凡

说话的人各不相同,但提起“农信社的小姑娘”,却都有一种温馨的、亲切的感情渗透出来。这个简单的词背后,透射出的却是农信社和客户深厚的感情。

 

    在中部某省采访时,农信社柜员小刘对于“农信社的小姑娘”这个称谓颇为自豪。

    小刘工作的地点在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岛上交通不便,加上农信社工作忙碌,她平时都要住在岛上。

    这个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的女孩,已经在岛上工作了两年半,谈起在这几年的生活与工作,她感触颇深。

    “刚来的时候都是新鲜感。”小刘笑着说,“干什么都特别有劲。”她积极地跟着信用社主任和老员工学习工作技巧。在他们的指点下,小刘的业务办得越来越流畅,很快成长为网点里优秀的业务能手。

    然而小岛上艰苦和相对封闭的环境,对年轻的她来说却是不小的考验。

    20多岁正是爱美的年纪,然而爱美对小刘来说却并不容易。岛上没有商业街,小刘想和朋友们去逛逛街,要等到一个不太忙的周末,坐上渡船到岛外,再换乘公交车,才能和朋友们见面。而农信社的工作往往都很忙碌,周末小刘也常常需要办理业务,或是深入老乡家里做宣传,经常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工作一年多时最难熬,没人说话没人玩。”那时候网点里还没有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小小的柜台后面只坐着她一个。小刘微微抿住唇,话语里透着几分落寞。不过她很快笑起来,“老乡们都认识我了。”

    正是在日复一日常常忙到没有周末的工作中,岛上的居民和这位“农信社的小姑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们平时坐渡船进出小岛,船主人不收农信社员工的钱。”农信社主任告诉我们,受农信社贷款支持,船家对农信社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偶尔回家的小刘,也常常被老乡们招呼。

    “他们见了我就会说,‘农信社的小姑娘,你要去哪儿,我带你一段。’”小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因为我是柜员,老乡们都能认出我,有时候在路上遇见,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就干脆叫我‘农信社的小姑娘’。”

    之后的采访中,我从不同的人口中都听到过“农信社的小姑娘”这个词,有些是兢兢业业的员工,有些是农信社支持的客户。说话的人各不相同,但提起“农信社的小姑娘”,却都有一种温馨的、亲切的感情渗透出来。这个简单的词背后,透射出的却是农信社和客户深厚的感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