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土耳其的国饮

□ 寇 丹

透亮的土耳其红茶和特色的双层茶壶。

    土耳其这个国家在亚洲的最西部,一小块土地还划归于欧洲,南面又是地中海,所以它的文化是跨亚欧非三个洲的。它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和中国西藏的拉萨都被称为是“微笑的城市”,而土耳其和中国一样,把茶作为国饮。不同的是中国是茶叶的母国,而土耳其知道茶比19世纪的欧洲还晚,虽然他们在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就从中国引进了茶种,1924年国会通过法律可以种茶。由于土耳其人非常喜欢喝茶,从1939年才5250亩发展到1985年就达到150万亩, 2004年的人均消费的茶叶量超过了英国。现在它每年的产量超过100万吨。但是他们生产的红茶几乎全部自销,出口只占5%,并且征收进口关税145%的办法限制它国茶叶的进口。

    土耳其人不习惯喝绿茶,在家庭和社交生活中和中国一样茶无处不在。全国从大城市到山乡城镇到处都有茶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从早晨一个芝麻面包圈,一块奶酪和几颗橄榄加上一杯红茶就是最地道的早餐;中午,一份夹着厚厚奶酪、烤肉、生菜的面包配一杯红茶是上班族的中餐;晚上在丰盛的烤肉之后没有红茶是不会结束的。你无论到哪里洽谈商务或访友,都会有人微笑着递过来一杯晶莹的红茶,虽然他们并不知像中国那样有许多茶的文化内涵与习俗,但对土耳其人来说,繁忙的生活中总有坐下来喝杯茶的工夫,正是茶在传递、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善关系。

    土耳其人喝茶不像中国人用开水冲泡,他们用一大一小的双层茶壶。大壶盛水放在炉火上,小壶只放茶叶放在大壶上,等水烧开,上层小壶中的茶叶受热发出了香味时,就把大壶中的水注进小壶里,待茶叶泡开,经过过滤网倒进玻璃杯里,根据各人浓淡的要求决定添水的多少,这样,如葡萄酒一样清醇的可口红茶就调制出来了。如此,再将大壶中的水加上,把小壶的茶叶加上,循环品饮,客人不走,炉火不熄。与欧洲人喝红茶不同的是他们不加牛奶和柠檬,而方糖是必备品,因此,杯子里总有一柄小勺,用来搅和沉淀的糖。

    茶为国饮,以茶为礼,这在中、土两国是一致的。一般说,土耳其人不会把茶泡得太淡,那是很不礼貌的。碟子里的方糖由客人自己加,杯中的茶水喝完了,主人会为你再倒满。如果你不想喝了,就把勺子横放在杯口上,意思是“够了,谢谢”。所以,外国人去土耳其学会浓茶(koyu)和淡茶(acik)两个词很有必要,这样,主客双方都方便而不失礼。

    土耳其人因为喜欢吃烤肉、奶酪、甜食等高热量和脂肪的食物,体型一般都肥胖。尤其女性进入中年体态丰腴者居多,所以他们离不开红茶的消脂、养胃功能。他们也有许多花茶、果茶在供应,但传统上他们认为只有红茶才是真正的茶。因为红茶的红色和他们的国旗主色一致,又是国花郁金香和家居地毯、窗幔的主色。红茶宝石般的清澈透明,像他们热情善良的脸庞,茶的味道和热气犹如地中海的阳光男人和肚皮舞女郎的性感浪漫。而他们玻璃或水晶杯的茶杯是郁金香花形状的,上面或用金线勾勒出伊斯兰风格的图案,或利用折射的棱面展示出茶汤的透明和红艳,高级的茶具还在上面镶有水钻,一杯在手,光欣赏这种精美的茶具也是一种享受。可以想见在终日不断的茶勺与玻璃杯的清脆碰撞叮咚声中,喝出了三个大洲文化交融的一块土地,喝出了一个温和的伊斯兰国家。

    也是机缘巧合,在美国,我曾结识了一位爱喝各种茶的土耳其姑娘赛芙达,她曾在伦敦打工,又在美国一家韩国的餐馆打工。我们在一起品茶,交流着两国喝茶的种种习俗与故事。因为爱茶,我们在异国成了茶的知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