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如何与农民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黄庆国(山东章丘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在章丘供销合作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供销合作社和农民建立关系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和农民建立初级的一买一卖的买卖关系。要把农民当成我们的顾客,要奉行顾客是上帝的准则。第二阶段是为农民服务,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服务的,靠服务赢得农民的信任。第三阶段就是合作和一体化,将基层社建立成与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一样重要的基层部门。

    章丘现在正在深入推进第二阶段的工作,我们也希望与农民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但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不知专家是否认同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径,这条路我们能否继续走下去,真正与农民实现一体化发展。

>>专家解答 

    白志刚(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

    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我们自身有没有彻底觉醒,有没有破釜沉舟、誓死拼搏的勇气,能不能把工作重心百分之百地放到农民身上去。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中一些普遍性的做法是不行的,是难以与农民建设密切联系的,一定要建立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基层组织。同时我们要明白,这个任务的关键不在基层,而在各级联社,因为各级联合社人、财、物及各种社会资源一般来说都比基层社要强得多。首先各级联合社由于是参公管理不受生计的困扰,很多基础薄弱的基层社还在为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发展和服务的问题。对各级联合社来说,搞好基层工作是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否则我们没有存在必要,因此把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建立起来是当务之急。

    基层社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找到密切联系农民的利益机制,要找到这个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当前“三农”发展当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在服务“三农”这个大的问题中,全国有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实践证明,无论是专业合作还是大户或者龙头企业都无法给农民提供系统的服务,无法彻底解决农村的问题。只有供销合作社能担此重任,因此供销合作社一定要抓住当前的机遇。

    要认识到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变革的大背景。未来十年,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民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一点供销合作社系统一定要认识到。除此之外,未来十年是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交互流动的十年,人口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同时,城市人口也会向农村流动。

    当前我国全面展开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将会为供销合作社建立密切联系农民的综合性组织提供最好的条件。改革包含财政、资本市场、金融的改革,如果基层供销合作社能像日本农协那样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将会得到的资金、政策等的支持比现在的力度大得多,将来的资本市场支持的将会是成长性更好的产业。

    当前金融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农村金融,我们要把现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如果我们能以信用合作为基础,再与银行运作相结合打造一个农村金融体系,这将会成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大机遇。

    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目前,无论从规模和实力上看,省一级供销合作社还是发展得比较好的,有一些已经公司化,准备上市了。供销合作社在县一级的发展就参差不齐,到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好的就更少了。那么县级以下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将怎样发展下去呢?我认为基层社的发展机会更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基层社参与农资、粮食销售的部分都遭到严重冲击,再加上基层社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它的瓦解还是有它的必然性。如果目前基层社的发展还是想靠政府来划分基层社的职能范围,可能性不大。但总体来讲,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巨大转折中或将找到机会。

    第一,买卖关系与以往不同。目前,卖的主体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以前的主体是非常分散的一家一户小农,供销合作社在向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时,成本相对还是很高的。而现在,农资在向农村延伸时,卖的规模越来越大,卖的链条也越来越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规模扩大以后,随着服务主体数量的减少,提供服务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那么,为农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服务这一方面,就为基层社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

    第二,农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未来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以前,农村的生活方式基本以耕作为主,劳动力被牢牢困在土地上,而现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在这样生活方式的改变下,也给基层社的发展带来机会。基层社建立超市,为农民提供日用品,解决了农民的需求问题。由于农民生活方式改变产生集聚性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基层社有利可图。

    第三,农业发展方式变化较大。目前,农村用工较少,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机械替代劳动后,农业的组织方式也随之改变。同时,这种改变也使得农民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巨大。尤其是目前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妇女的情况下,对要素的服务大大增加,对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所需的服务也大大增加。这种发展方式的变化对于供销合作社渗透到农业中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第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较大。以前基层社为农民提供的传统服务是围绕农业生产之外所开展的一些服务,来增加服务规模和质量,但从山东章丘大田托管的做法来看,现在所提供的新服务已经开始向生产环节渗透,传统服务和新服务的差别也正在于此,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供销合作社已经从传统的服务转向生产型的服务。

    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需求已经显现,那么,供销合作社该怎样与农民建立联系,为农民提供服务呢?

    一是进一步提高传统服务的半径。供销合作社要提高服务的规模,就要提高与农民连结的紧密程度。从简单的卖生产资料给农民到与农民建立更紧密的连结,来提高传统服务的规模和质量。

    二是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建立综合超市不要只是数量上的硬性规定,核心应该是把超市建立在生活方式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构成服务规模,服务可以带来效益。只有这样的地区,供销合作社渗透其中才有机会。

    三是供销合作社要搞清楚与农民联合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地带领或代替农民种地。山东省土地托管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种地的主体没有变,主体还是农民,规模扩大了,供销合作社是为规模的扩大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得生产端得以扩大,规避了风险。

    四是与传统组织相结合。基层社在向农村渗透时,从山东的经验来看,它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同时利用好当地的传统组织,比如党支部、集体组织,来达成互利共赢的关系。这也是未来基层社改革的一个出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