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恢复重建基层社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王彦生(河北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建设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三农”、为供销合作社找好出路。指导思想确定后,采取“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抓项目、建网络,增强实力和改革能力,以此来带动基层社发展。石家庄的基层社在市场经济改革发展中受到很大冲击,2009年,基层社从过去的466个仅剩下185个。新建基层社遵照“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主抓、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开展,我们一是着力于组织创新,二是着力于服务方式创新。经过几年努力,石家庄市的基层社已经恢复到222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可以说,目前石家庄的新型基层社已经形成了“政府靠得住、农民信得过、供销合作社能发展”的良好局面。

    尽管如此,我们在建立新型基层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一是新型基层社与农民如何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我们认为供销合作社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希望专家能在这两方面给予我们相应的指导并帮我们呼吁。

    时兵江(河北灵寿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大多是在空白的地方重建基层社。灵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有很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支持,各乡镇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配合,所以,在灵寿县15个乡镇建立了供销合作社。此外,从总社、省社到石家庄市社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我们新型基层社的建设基本是依托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专业合作社成立以乡镇为单位的联合社,再以县为单位成立县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者以主要行业为单位成立联合社,提供系列化服务。我认为,基层社要真正建立在农民的田间地头,才能受农民欢迎。联合社如何能更好地发展,还希望专家能给些指导。

>>专家解答

    姜长云(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供销合作社近几年来无论是在自身的改革发展还是服务“三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当前很多地方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距离合作经济组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两张皮”的问题还很突出。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确需要认真考虑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从思想上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要提供让农民满意的服务。基层供销合作社要提供让农民直接、紧密参与而不仅仅是零散参与的服务。近几年很多地方供销合作社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培养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就是从农民培养起来的。

    供销合作社要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要靠产业链的延伸,在产业链的各环节,服务是农业增值的重要来源,所以供销合作社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一定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先行者、探索者、导航者,这方面的工作能做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就大有希望。在这些方面供销合作社具有一般的市场主体不可比拟的人才、资源等的优势。

    以后供销合作社应该积极争取国家在农业现代服务建设上、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的政策支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靠自身在市场中参加平等竞争。这些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加强自身的顶层设计,今后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应该继续加快。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联合社的发展与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恢复重建是否可以有机结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的联合社发展很迅速,联合社的相关内容应该在法律上、在制度建设上有所突破。目前,湖北省、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办法》。虽然河北省没有出台具体条例,但在省委、省政府发的文件中也有提及相关内容,这应该是灵寿县社依托联合社建设基层社的一个原因。

    供销合作社改革30多年来,一直以为农服务为目标,各地按着当地实际开展多种方式的服务,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抓住联合社这一关键环节。目前,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起来的合作社,尤其在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个县的龙头产业发展的合作社相对较多,发展起来的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单个农户基本差不多,合作社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也很严峻。如何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控制在最合适的位置,合作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合作社将收购农产品价格压低后,相当于将整个区域的价格压低,在价格竞争中就会对农民利益有一定损害,所以合作社也面临着联合的问题,灵寿县社抓住了依托联合社恢复重建基层社这一重要环节,这一点非常有借鉴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