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工作形势分析系列综述之三
综合服务社成为系统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数量快速增长 质量不断提升 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始以基层社的代购代销店、综合商店、庄稼医院等为依托在农村开展综合服务。90年代以后,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在重点村镇设立综合服务站,开展信息、科技、生产、购销、加工、储运等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各地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在推进基层经营网络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快综合服务社建设,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综合服务社已成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成为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供销合作社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当看到现代化的连锁超市为农民提供安全、便利的生活服务,看到老人在服务中心享受开心的晚年生活时,总书记十分满意,他指出“把超市开到农村,把社区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你们的工作做好了,我就放心了” 。

    截至2012年底,全系统共兴办综合服务社27.5万个,比上年增加36642个,增长15.4%,比5年前增加9.8万个,增长55%。综合服务社已覆盖全国40%的行政村。每个综合服务社都拥有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便民店,大部分综合服务社还设有庄稼医院、农副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健身广场、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洗浴、餐饮、理发、婚礼丧葬等经营性项目,综合服务中心普遍开展了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幼儿教育以及代理代办、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政务、警务等公益性服务,搭建起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有机结合。目前,综合服务社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快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逐步向城镇社区延伸。

加强意见指导  拓展综合服务社全面发展

    发挥流通网络优势 带动综合服务社发展

    供销合作社乡村流通网点是建设综合服务社的基础和载体,综合服务社是流通网络的功能提升和拓展。总社2006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的意见》,在全系统大力推进“一社两店入村服务工程”(一社指综合服务社,两店指日用品连锁便民店和农资供应连锁店),着力以流通网络为依托建设综合服务社,将综合服务社打造成现代流通的网络终端。各地在推进流通网络改造建设的同时,协同推进综合服务社建设,提升网络的综合承载功能,实现“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

    加强规范引导 促进综合服务社健康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不断加强综合服务社的规范化建设。总社通过开展“示范综合服务社”建设,制定出台《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编写下发指导教材,组织召开经验现场会,强化业绩考核等多种方式,指导各地加强综合服务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各地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总社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对综合服务社建设的指导、服务、扶持和典型示范引导,推进综合服务社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拓展综合服务社功能

    依托综合服务社,按照“政府引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各部门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主动承接相关涉农部门在基层的服务,将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各级供销合作社同农业、民政、公安、文化、卫生、体育以及通信、金融、邮政等部门和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将其服务项目引入,为广大农民开展商品经营、政策咨询、文化娱乐、纠纷调解、业务代办等服务,极大增强了综合服务社的服务能力。

    依托综合服务社 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2009年以来,总社积极参与民政部等部门起草的《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会议、农村社区“十二五”规划座谈等,介绍交流供销合作社发展综合服务社、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乡村,综合服务社已成为村“两委”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承载政府公共服务下乡的平台,全系统的27.5万个综合服务社中有6万个是与村委会共同建设的。

    开展教育培训 提升综合服务社经营水平

    总社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贯标培训,一方面指导系统开展综合服务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系统相关业务人员的指导服务能力,提升综合服务社经营管理人员的建设、运营、管理水平。

可持续发展 综合服务社区得良好效果

  农村流通不断加强 

  综合服务社(中心)通过与供销合作社流通企业对接,开展连锁经营,降低了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等商品的经营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改变了农民的购物方式,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通过发展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在解决农副产品“卖难”、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推进

  农村综合服务社通过开展市场信息收集提供、测土施肥、农技推广、农业实用人才培训等服务,较好地帮助农民解决了产前市场信息不灵、产中科技指导不力、产后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通过为农民提供保险、邮政、通信和就业培训等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社会管理能力提升

  综合服务社通过现代化的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商业文明;通过吸引公安、司法等部门设点服务,村支委现场办公,对于调节纠纷、化解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文化娱乐、图书阅览、远程教育等途径,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建设可持续机制进一步探索

  供销合作社以农村综合服务社为依托,积极吸引政府相关部门进入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以经营性服务助推公益性服务,以公益性服务促进经营性服务,增强了经济实力,也满足了居民公共、休闲、文化服务需求,形成了双赢局面。

  (总社合作指导部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