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米雅娜) 9月27—28日,以“基层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在山西省汾阳市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出席并讲话。
邹天敬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路径。他指出,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基层社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我国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邹天敬强调,当前基层社建设,要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中寻找定位,从农村建设的新方向、农业生产的新需要、农民生活的新需求中寻找出路,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眼点、着力点和支撑点。一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明确着眼点。要着眼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认清方向、抓住机遇,敏锐意识和观察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原有城乡结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农民生产、生活、就业、消费等发生的深刻改变,及时适应新变化,采取新措施;着眼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中找准位置、加快发展。二是在发展农业现代化中找准着力点。要着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服务,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产业经营优势,在提供农业产业链服务等方面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着力培育、发展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服务作用。三是在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中夯实支撑点。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构建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和带动规模,注重对农民的影响力,加强与农民利益联结的紧密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和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得到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好处;提升现代化流通水平,在流通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要把握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和体制特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发展之路。
中华合作时报社、汾阳市主要负责人分别致辞。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山西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建设的情况和经验。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刘进喜,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白志刚以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出席了论坛,并对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会议期间,来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代表还考察了全国百强基层供销合作社——汾阳市肖家庄供销合作社。
第十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打造合作经济领域的从业者与研究者的对话平台,释疑合作困惑、把脉合作趋势、推动合作共赢。论坛凝聚了合作经济领域的有识之士,推出了一批理论成果,确立了广泛影响,为促进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