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新定义顾客身份(上)

□ 史光起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与深入,一般性服务已经普及,微笑待客、质量担保、售后服务等原来算是“奢求”的服务已经变成今天企业市场准入的标准门槛后,顾客的“上帝”身份,似乎就不那么恰当了。顾客不需要一个虔诚的信徒,需要的只是一个能为其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人。

    这时似乎应该摘下顾客头上的上帝光环,以发现的目光,重新定义一下顾客的身份。

    顾客是惟利是图者

    这里说的惟利是图不是贬义词,只是描述顾客的消费立场与消费特征。顾客付出了金钱、时间、购买风险等各种成本,目的当然是要换取自己期待的利益。顾客并不想做上帝,只想合理的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你的对手能提供其更想要的价值,其自然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所谓满意与忠诚是建立在满足了顾客利益需求基础之上的。

    面对“惟利是图”的顾客,我们做一个虔诚的信徒是不够的,只有持续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消费者没有比选择你的商品更好的选择时才会忠诚,此时,也许你还会是顾客的上帝。

    顾客是朋友

    企业与客户产生友谊,主要是建立在双方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因此,这是一种比较合理也相对稳定恰当的关系。企业如果能做到以顾客为友并使其也以你为友的话,那么这个企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对顾客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他们慢慢懒得或失去选择与思考的能力,只知道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这个朋友。此时只要你能真诚地善待他,稳固的供求关系与满意、忠诚是唾手可得的。

    IBM虽然是生产型企业,却定位于服务业,以服务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顾客提供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IBM员工的上班地点不是在IBM的公司,而是在客户的企业,工作就是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它不仅是销售他们的产品,还提供战略建议、管理指导,再到产品的维护、使用培训等,当顾客需要一些IBM没有的产品时,IBM甚至会帮助客户以最低的价格采购竞争对手的产品。为什么?因为客户的所有需求IBM都帮其做了,客户必然对其形成依赖,有什么事自然会先想到这个“朋友”,到了这个时候,再向其销售产品,自然一帆风顺。

    上帝这个尊贵的职称对于顾客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但顾客却非常愿意结交一个强大又体贴,靠得住的,愿意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的朋友,你的企业做到了,顾客的忠诚自然就产生了。

    顾客是学生

    顾客虽然不会轻易相信商家的话,但是他们其实很相信专家给出的购买意见,或更相信专业的企业,而不是“信徒”眼巴巴期待“上帝”施舍的目光。现在很多企业打出“某某专家”的旗号,就是在迎合消费者迷信专家的心理。这种情况在产品专业性强,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中更加突出。企业抓住顾客的这种心理,以一个权威的形象向顾客销售产品,交易会很容易达成。

    最初,许多国内企业找到惠普中国,问能不能开办学习班,请惠普传授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经营方法。开始时,惠普只是在中国零散地开办一些培训班,却受到了企业热烈的欢迎。于是,惠普创办了企业大学——惠普商学院,由中国惠普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担任老师。它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赚取了可观的收入,还通过与我国各行业企业学员的互动探讨研究,了解与掌握了中国企业的各种需求并学习到许多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优秀经验,使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运作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行业,顾客就等于是一个无知的小学生,企业这时正应该发挥师长的特殊身份与作用,来教育、引导顾客,而不仅是只用周到的服务来等着顾客做出购买决策。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