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盐城市供销合作社以“三社”覆盖镇村、“五网”贯通城乡为新的目标定位,强势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取得显著成效。经过系统上下不懈努力,全市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全系统已有66家初步完成新型基层社建设任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915个,领办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68个,建办为农服务社2033个。
奋力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盐城市社制定出台了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面实现“三位一体”基层社、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建制镇全覆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盐城市社以工作大纲形式,逐年落实工作任务,制订建设标准,统一要求、整体推进;举办业务培训班,拓宽思路、明确要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健全完善市县社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深入基层、一线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年,盐城市社把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突破口,组织开展“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大力实施“强基壮社升级工程”、“农民专业合作拓展工程”、“为农服务社升级工程”,在系统上下掀起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热潮。市社制定出台了《全市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空白镇(区)恢复重建基层社36家,到2015年实现建制镇全覆盖。市社班子成员深入挂钩联系点,逐家研究落实恢复重建方案,制定推进措施,重心下沉,指导督查。为进一步造浓工作氛围,盐城市社于6月中旬在滨海县召开了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对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倾力谋求基层组织建设新突破
对基层社实力较强的地区,盐城市社抓提升、抓拓展,以“苏北领先、全省争先”为目标,抬高标杆、进位争先。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成66个新型基层社,10个基层社被省社命名为“三位一体”标杆社,16个基层社入选全国“百强社”。
对基层社薄弱的地区,市社抓整合、抓改造;对有牌子、无资产的空壳社,市社实行由大社托管,或联合社会能人发展经营服务项目;对基层社空白的地区,市社抓恢复、抓重建。
在总结推广滨海县恢复重建经验的基础上,市社提出了恢复重建的6种模式:县社投资主导型、专业合作社拓展型、骨干企业牵头型、开放办社加盟型、中心基层社带动型和为农服务中心升级型,统一指导全系统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
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新合力
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盐城市社为了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市县两级社都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社通过召开会议、组织观摩、实地检查、公布进度、考核奖励等多种手段,持续发力,确保了基层组织建设有序、有效推进。
盐城市财政设专项资金,用于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对土地开发出让金实行全额返还,用于支持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全系统共获返还出让金90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今年市社设立了基层组织建设“突出贡献奖”,在市级经济发展收益中切出一块资金,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县级社主任、分管主任和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市社还确定在全市“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额度,并争取市财政支持,设立全市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推动“钱往基层流”。
为了考核奖惩到位。盐城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并明确由盐城市社牵头负责,市农办、人社、监察部门协同配合,制订考核细则,现场考核打分,对先进县(市、区)政府以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