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能有效地净化农村市场,维护市场秩序,既解决了农民买难,又解决了企业卖难的问题;又能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扩大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在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
村级综合服务社是供销合作社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本环节和直接载体。湖北襄阳市供销合作社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积极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全力打造集“村务、商务、服务”于一体、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到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70个,各类专业协会1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1650个。实践证明,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创建,积极地推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存在的问题
龙头企业配送成本高、配送率低。建设成本较高,达标难度大。村级综合服务社按要求面积为60㎡以上,还需装修、配置柜台货架以及电脑联网等,如果达到这些最基本要求,费用至少万元以上,而现行政策省级财政补贴3000元,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基本上无力支持。
社会主体参与少,服务内容不宽泛。诸如生产技术、信息、农资供应、产品销售、医疗卫生等,这些需要相关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单纯依靠供销合作社的力量,远远不够。
商品经营服务缺乏农产品收购。商品经营应有购有销,但目前,仅限于日用工业品的销售,而对农产品收购业务开展得少。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适应综合服务社管理的需要。
村级综合服务社“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
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任务。严格执行建设规范,加强对规划布局、建设实施、经营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全程管理;增加投入,引进新型业态,将连锁经营、总经销、总代理有机结合,加大村级综合服务社商品配送比例;加强对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的培训;积极探索建立合作机制。
全力构建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等四大经营网络,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全力推进涉农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地配备基本的信息化硬、软件设备,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农村商品物流现代化。
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起步。租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或村委会办公场所,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租赁收入;对部分商业性项目实行有偿服务;通过加强综合服务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业务对接,开展农副产品购销。
全力实现综合服务社真正服务于民。所建服务社证照齐全,合法经营,有统一的组织、经营、内部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和投诉处理制度、服务公约等,管理制度健全。与此同时,在服务社内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党委与网点业主签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维修协议书,县(市)区文化广播影视旅游局与网点业主签订书籍、图片管理、阅读、借阅等协议书,人口与计划生育局指导网点业主学习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及避孕药具的使用等,从而确保每项服务落到实处。
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议
进一步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吸收村级综合服务社成为供销合作社的成员社,增强组织联系;提高供销合作社对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商品配送率,增强经济联系。
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转型升级,打造村级综合服务社升级版。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成有便民超市、有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有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点、有规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村级便民综合服务平台。重点组织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加强对网上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知识的培训,并做好平台软件和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
争取财政提供更多帮助。对村级综合社的硬件建设,增加补贴;对参与服务的主体给予补贴。
在税收上给予必要的优惠。通过税收杠杆引导更多城市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鼓励更多经营服务主体参与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
村级综合服务社是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任务,供销合作社只能作为一个基本主体,其它涉农的主体也应参与其中,真正形成为农服务的综合体。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