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永辉累了?


 

    日前,永辉超市福建梅山店门前排起了长队,不是因为客流兴旺,而是因为门店倒闭前最后的疯狂促销。

    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已在老区福建关闭了3家门店,在新区河南、东北各关闭了1家门店。同时在全国陆续开设了16家门店。

    但市场对其快速扩张仍表示担忧和矛盾。华南一名零售业研究员表示,“永辉说起来像鸡肋,想不看,又扔不掉,它喜欢冒点新东西出来,市场对它关注程度又高;但是你又没底气去推,之前大家一直非常看好,但后来又出了这么多问题。”

    福建大区老大地位不保

    濒临中报关口,永辉超市最直接的异动信号已从福建大本营传递出来。今年以来,其已在福建地区关闭3家门店。

    根据2013年4月24日公告,永辉超市将于今年关闭福州澳门店、福州白马店2家门店。

    其中,白马店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浦东村258号,租赁面积1174平方米,租赁合同于2013年3月底到期;澳门店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4号,租赁面积为680平方米,租赁合同于2013年4月9日到期,前后经营了将近7年。

    根据永辉超市说明,关闭这些超市是因为面积偏小且盈利能力不强。

    6月13日,永辉超市又关闭了福建一家门店——永辉超市梅山店。该门店于2005年12月10日营业,至今已开业逾7年。

    针对关店的情形,董秘办人士表示,“福建今年上半年关了3家店,这些店属于盈利中等偏下,多属于老区,有新的更好的店就关掉。”

    事实上,从2012年起永辉超市在福建的力量和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

    据统计,福建作为“业绩第一大区”对永辉超市的营收贡献率在逐年下降——2010年还高达54.78%,到2011年只占45.60%。

    2012年,福建大区尽管创下了86.47亿元的营收,贡献了36.41%的业绩,但这个占比仍然不比重庆大区。重庆大区以89.78亿元的“战绩”、37.80%的营收占比跃居第一。

    从规模而言,福建大区其实更具优势。截至2012年年底,永辉超市在全国共有249家门店,在福建大区就有104家。而与此相反,重庆地区虽仅有80家门店,规模不及福建地区,业绩上却实现了赶超。对此华南某分析师表示,“福建是永辉超市的大本营,但是相比重庆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重庆更能带动零售业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在福建大区的开店战略有所收缩。截至2012年年末永辉超市在福建地区有16家已签约未开设门店,但迄今只新开了厦门集美万达店1家。此前福建地区是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多开店区域,2010年新开了9家门店,2011年9家,2012年7家。

    东北地区盈利无望

    一名长期从事零售业研究的证券分析师表示:“想要抢占外省市场,如果供应链不强是没有优势的。供应链是零售企业的核心。”

    但是,永辉超市在东北、河南两大作战区的物流项目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

    尽管永辉超市预报今年中期净利润增长约100%,研究员仍表示担忧,“我们是看好公司才看财务报表的,而不是看财务报表而看这个公司。公司的实质问题并没有解决,就是它在东北、河南等地不止损还继续开设门店, 扩张速度快,导致物流供应跟不上。”

    其预计,永辉超市接下来两年的日子不好过,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太会受资本市场热捧。

    新设区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就在7月31日,永辉超市才刚在河南地区关撤了1家门店——永辉中原首店,经营不足两年。其对外解释是因为“开发商二期施工导致公司客流下滑,单店业绩下滑、濒临亏损”。

    东北地区遭遇的状况则更惨烈。进驻东北市场的首家门店——永辉超市沈阳东中街店终于在今年3月22日走向了关闭。这家在2012年元旦才成立的大卖场地处沈阳最为繁华的中心地段,消费者认为其关闭是客流原因,“永辉现在和其他店都是明着抢客流,它以前就是以生鲜起家的,但现在这块的比重不大,没有形成特色经营。”

    对此公司证券部人士否认,“周边的沃尔玛不会对我们有影响,只能是我们对他们有影响。主要是物业方面。”

    据统计,目前永辉超市在东北大区共有8家门店。2012年年报显示,主要负责该区域运营的辽宁永辉超市有限公司,2012年亏损额为5472.72万元,亏损大幅超过2011年,是永辉超市旗下亏损最严重的子公司。不过,永辉超市证券部人士将此归咎为,“还处于培育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在永辉超市新开张的13家店面中唯独东北大区缺场,下半年仅开了1家。这可能跟永辉超市在做战略调整有关。

    10亿增发继续扩张

    今年以来,在陆续关闭5家门店之外,永辉超市累计新开了16家门店,全年计划开店40家。

    而这背后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据分析师测算,“新开这40家左右的门店预计需要9~10亿元资金。”

    近日,该定增已获得证监会审批。按计划,永辉超市将募集10.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无论是在福建保不住老大地位的永辉超市,还是进驻国内的外资零售业巨头们,今年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门店关闭,裁员,业绩下滑种种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认为,不必因为这些消息对零售市场失去信心,市场竞争饱和后,调整期必然到来。外资企业和本土化零售业都在摸索未来的经营模式。

    “作为零售行业,只有不断地扩大发展规模,才能够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获得低成本的供应链管理资源。当然,相对应的物流资源也需要不断完善。”申正远指出。

    在他看来,除了根据自身能力扩大规模后之外,更多的零售业如今将触角伸向三四线城市发展,“一二线城市竞争已经饱和,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在不断上升,这将是零售业发展的好机会。”

(吴爱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