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淄博办事处以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为契机,开展“信贷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在信贷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等方面狠下工夫,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60.32亿元,较年初增加37.5亿元,贷款市场占有率达20.62%,新增贷款市场占有率34.39%。贷款总量、贷款市场占有率和新增贷款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市金融系统第一位。
以新制度落实为先导,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一是组织全市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分专业组织考试。由各机构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建立定期学习制度,确保掌握基础内容,强化制度落实监督,确保各项新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对照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要求,对信贷管理各环节进行梳理,细化信贷业务环节,明确岗位职责。三是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按照“向一线倾斜,向业务倾斜”原则,注重选拔和培养客户经理后备队伍,制定实施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办法,明确各机构信贷人员补充计划,确保三年内客户经理数量占比达到在岗员工的25%。
以信贷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首先,组织全市“信贷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召开动员大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从夯实信贷增长基础、优化贷款结构、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加强资产管理机制建设等5方面22项内容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其次,贯穿全年信贷管理整体工作,分宣传发动、具体实施、总结考评三阶段分步实施,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确保执行到位。最后,开展信贷质量提升年专项督导检查。重点对客户经理等级评定、贷款检查中心设立、不良资产集中管理、借新还旧贷款压缩计划制定、贷款集中度、利率定价和新增大额不良贷款防范与清收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突出信贷管理重点难点,提升精细化管理层次。一是努力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加强抵质押物有效性管理,确保抵质押物的有效性、合规性和变现性。尽力提高公司类贷款抵质押率,确保新增贷款抵质押占比达到70%以上。二是切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以开展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为抓手,以“扩面增户”为核心,加强贷款营销,逐步提高个人业务市场份额。结合金融支农“十百千万工程”,加大涉农贷款担保方式创新,积极开展大棚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动产抵质押、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权证等贷款业务品种,做好涉农领域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工作,开办针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贷款专项产品,健全“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三是切实提高资产质量。开展全市不良资产百日会战清收竞赛活动,以三季度末不良资产经营计划为目标,内外结合,群策群力,为完成全年不良资产清收计划奠定基础。严格执行新增不良贷款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上半年新形成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责任追究。搭建新形成不良贷款动态监测平台,充分利用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功能,加大欠息催收力度,有效遏制了非应计贷款反弹势头。四是有效发挥贷款检查中心职能。制定实施《淄博市农村信用社贷款检查(组)中心现场检查规程》,明确贷款检查中心(小组)部门和岗位人员职责、检查流程、报告路径和责任认定追究等相关制度,确保检查工作高效运行。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贷款、担保圈贷款、大额贷款、借新还旧贷款和新形成不良贷款等重点信贷业务进行全年不间断检查,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