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使得利率保护成为过去式,银行所有产品的定价也将随之改变,银行竞争格局开始变化,这给农信社带来了挑战。
利率市场化考验农信社贷款的定价能力。小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原来都是跟着大行走,或是参考基准利率。这种定价模式难以体现客户的风险溢价,有一定的随意性。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必须完善定价机制,针对不同的产品,实行差异化定价。
宏观利差缩小以后,农信社收入来源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农信社要注意均衡农业淡、旺季的贷款需求,避免出现流动性问题。
现在各家银行一是比服务,二是比竞价,三是比风险防控能力。农信社应建立利率内部协调机制,由原来的被动型利率管理,走向主动型利率管理。农信社规模一般较小,但船小好调头,利率调整起来会比较灵活。
利率市场化也给农信社带来机遇。一是加强同业交流,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将从粗放型发展、同质化竞争,变为优胜劣汰,对市场进行合理分层,竞争格局将会逐渐趋于成熟。农信社应聚焦小微,立足“三农”,将业务做精、做细、做实。
另一个是发展转型的机遇。农信社应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拓宽服务领域,合理定位,推动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