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晚上,夜幕降临。虽然已经报春,可天空中依然飘着零碎的雪花,骑着摩托车的客户经理老陈冻得浑身发抖,老杨家是他今天贷后检查的最后一家。通往老杨家的路并不平坦,他只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步行一里地来到老杨家。
老杨今年五十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二儿子在西安经营一家饭店,老杨在家种植烟叶和袋料香菇。
老陈问:“又是一年啦,我路过这儿顺便看一看你还有什么需求没有,儿子生意做得怎么样?”
老杨说:“自从你们给我贷了5万元钱,我的日子好过着呢。二儿子生意好得很,月收入万把块,打电话说过几天就要回来,还带回一个媳妇,准备还3万元贷款。”话语中透着喜悦。
去年9月初,老杨的二儿子从苏州回来,当时他在苏州一个大饭店当厨师,厨艺还不错,手里也攒了几万块钱。经过再三思考和实地考察,他决定在西安开一家饭店,但还差5万元启动资金。老陈了解这一情况后,直接上门找到老杨说明来意,同时老陈也向分理处主任汇报了情况,他和分理处另一名客户经理老程、老杨及他的二儿子乘坐前往西安的客车进行贷前调查。三天后,老杨拿到了5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听老杨介绍儿子在西安经营饭店生意很红火,老陈心里也就踏实多了。老陈拿出贷后检查表,让老杨签了字,采集了指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老杨的老伴提醒道:“他爸,人家老陈帮了咱那么大的忙,当初连一口酒都没喝,大过年的你不给他倒上一盅暖和暖和,这个月贷款利息也给他捎上吧。”老杨赶紧拦住了老陈。
老陈说:“天太晚了,我们有规定,不能在贷户家吃饭。”老杨说:“贷款时请你吃饭,你说政策不允许,现在到家里来,就当是串亲戚。吃顿家常便饭,政策也没说不让在亲戚家里吃饭吧!家里现成的面条、菜,让你嫂子给你下碗捞面条咋样?”三个人在门口拉扯了很长时间,看着两位焦急的表情,如果再不留下,老杨他们真得要生气了,于是老陈决定破例在这儿吃一顿饭。
他们围着火盆唠着家常,不一会儿工夫,老杨的老伴端着一大碗捞面条递给老陈,边吃边聊,不知是老陈肚子饿,还是老杨的老伴有一手绝活儿,老陈觉得这碗面是他平生吃到的最好吃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