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农信社积累了很多传统而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再造,把优良的基因重新激活,实现再生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2013年8月16日下午,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中华南路上的“信合陈列馆”里,当地农信社员工周铃琳作为讲解员,正在为专家学者和几十位来自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代表讲述农信社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
600多平米的展厅内,既有上世纪50年代初的会计报表、社员证、定(活)期存款单证、借据、自行车、算盘、奖状等实物,也有近期的贵州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建设、信用工程以及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等实物、珍贵图片、文字资料等,共计上千件展品。
参观者边听讲解,边热烈地讨论着,他们刚刚在“2013农村金融银行家圆桌论坛”上探讨了在商业化改革中如何“传承信合文化、践行普惠金融”。此刻,在时光定格中论坛主题继续延伸着,农信社60年的风雨历程、厚重独特的信合文化被集中呈现,引发了与会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企业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定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教授在“2013农村金融银行家圆桌论坛”上指出,“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一定是能够极大促进企业业绩不断增长并永续成功的。”
文化落地生根
“我们是要做好信合文化的深入挖掘、理论支撑和推广普及,再让员工去践行‘诚者信合’的理念。”
莫林虎教授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战略、企业核心业务、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相匹配。”
深谙暗这一理念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将该省农信社核心价值理念确定为“诚者信合”,旨在突出“诚”字的含义,同时结合“成”字同音的含义,彰显贵州信合坚持诚实、守信、审慎、合规的经营理念,营造以“诚”为贵的企业文化。
在“诚者信合”的企业核心文化指引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被百姓尊敬的银行”。他们要求每位干部员工在经营中处处讲诚信、时时讲诚信,将诚信经营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庸》上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信合”的企业文化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与热烈讨论。安顺市信合文化研究学会秘书长周建斌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诚’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是天下的大道,是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据悉,在“诚者信合”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入地挖掘信合精神,传承农信社优良文化,贵州省联社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安顺市信合文化研究学会。该学会致力于深入挖掘、研究我国及世界历史中有关信合文化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揭示信合文化的内涵、本质及社会影响,探索构筑信合文化的途径,逐步构建中国信合学的理论构架。
“我们是要做好信合文化的深入挖掘、理论支撑和推广普及,再让员工去践行‘诚者信合’的理念。”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助理、安顺市信合文化研究学会会长胡良品这样阐释学会的工作重心。
目前,该学会的工作已初见成果:他们创建了门户网站“农民工金融服务网”、创办刊物《信合研究》、建立全国首家信合陈列馆;编辑出版《农村金融知识普及读本》、《善贷且成——安顺农村信用社新闻专辑》、《安顺农村信用社志》、《历程——安顺信合58年回望》、《爱的远行——农民工金融服务纪实》、《讲信合故事,写身边感动》、《图说信合》、《旗帜飘扬》等书籍和画册8本(套),发行量30余万册。
“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农信社积累了很多传统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比如以社为家、挎包精神和草鞋精神。”北京尚策东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CEO、首席培训师箫奕认为,“农信社企业文化中特征鲜明的‘家园文化’,是其独有的,是农信社与员工之间强烈的情感维系。”
箫奕指出,农信社的“家园文化”内涵深刻,包括情感联系、守望相助、无私奉献、守土有责等优良品质。
“一名农信社的员工回想起联社曾经面临的危机与风波,声音哽咽:‘看到任何损害联社利益的人和事,都像伤害我的家一样,非常心痛。’”这是箫奕在基层农信社调研时的亲身经历,调研中有超过55%的员工表示“对农信社感情深厚”。箫奕说:“这恰恰说明,农信社的企业文化是有很厚重的积淀和优势的。”
文化赢在细节
农信社可以先注入传统的“家园文化”精髓,再赋予它新的活力。
在对县域农信社调研时,箫奕发现,特色鲜明的“家园文化”在新时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工作环境日益改善,员工不再在社里同吃同住,各部门业务条框清晰、各司其职,相对减少了沟通机会。”箫奕说,“信任危机、安于现状、分配不均、独善其身等风气的影响,造成农信社家园文化的淡出。”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再造,把优良的基因重新激活,实现再生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箫奕讲道。
在具体的实施中,箫奕建议,农信社可以先注入传统的“家园文化”精髓,再赋予它新的活力。“这四个活力就是传承有序、锐意进取、高效沟通、协作共赢。这四种新的精神,跟原来的‘家园文化’精神相互协调,表现在农信社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
针对优秀的企业文化如何被深度认同,并转化为企业的血脉,莫林虎教授在题为《农村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的演讲中给出了答案。他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体现在企业的物质形象和企业行为、产品的所有方面、所有细节中。”
贵州省安顺市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就将“诚者信合”的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到了工作的每个细节中。
安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约50多万,占整个安顺市总人口近20%,这一群体很难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这一问题引起了安顺农信人的关注。胡良品介绍道,“我们从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做起,逐渐为农民工提供维权讨薪、困难救助、就医介绍等服务。”
“农民工外出打工时,有困难就会想到我们,甚至是联系孩子入学、身份证办理这样的小事也会来找我们帮忙。”安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北京办事处主任严生国说,“虽然我们的工作庞杂而琐碎,但是非常值得,农民工非常朴实,你哪怕只帮他做过一件小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
“诚者信合”的贵州农信文化逐渐走入更多农民工心中。胡良品回忆道,“农民工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到现在离不开,以诚信为本的信合文化起了很大作用。”
“我们还成立了安顺市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教育,支持他们积极入党。”胡良品说。该党委目前发展了预备党员67人。培养了党员、积极分子93人。“我们这项工作,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空心化问题,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找到优秀的农民工党员。”胡良品很是自豪,“企业主听说农民工是农信社的信用户,或是党员,更愿意接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