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一类或几类企业的代表。如果从业务形态来看,中国经历了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出口,到系统化制造业、服务贸易,再到目前方兴未艾的各类基于内需市场的服务业。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从全球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仍旧是高速发展的国度。正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一语道破的:“全球经济?你是说中国经济吧?”
然而,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专业化程度,而不是个体、外企、央企的角色轮回。
这里说的“专业化”是指无论什么所有制形态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做精、做优、可信、可依”这样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较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赢家不是国企和民企之争,不是外资和内资之分,而是在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上拉开距离。
专业化领航
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过去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逐步浮出水面。
从企业层面看,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单店销售额、单店利润、每1元钱产生的投资回报、每股收益等等精细化指标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资产优化重组、财务优化重组、人才优化重组,将是创造新价值的重要来源。
这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专业化的能力、专业化的流程来实现。
其实,这个精细化管理的大趋势,早在几年前中国电信的王晓初董事长提出并将之付诸于中国电信的考核体系中。
另外,从客户和消费者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也是无法回避的。随着出境游的普遍化、留学生的人潮化、国内外商品和服务信息(以及价格信息)的高度网络化和透明化,国人对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客户服务的要求已经和十年前大相径庭。
那些曾经靠信息不对称、价格战、野蛮式增长的企业,日子会变得越来越难过;那些讲质量、讲信誉、静下心来做企业的创业者,会最终得到应有的回报。
从蒙牛到双汇,再加上今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都已经在向所有的企业宣示,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同样的,这些年诸如苹果、惠普、百事可乐等曾经令老百姓折服的洋品牌,也无法再继续坐享跨国公司原有的“优越感”。大家必须重新审视今天的中国市场,认真研究中国的80后和90后消费者。这其中,专业化可能成为企业家们一个必须重视的共同课题。
“精”字打头创优品
对企业管理者、创业家来说,我把专业化归纳为“做精、做优、可信、可依”。“做精”就是把你的企业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做到业内大家尊重和认可,在某些指标上应当是业内最好。
在信用卡这个业务上,招商银行在许多指标上多年来是业内最好的。根据网易财经进行的中国信用卡行业调查,招商银行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信用卡发卡行。同时,消费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信用卡也是招行卡,招商银行也是国内实现盈利最快的发卡行。
在市场营销上,前行长马蔚华身体力行,每到一个城市出差,他都挤出时间俯下身去和当地的媒体网络沟通,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为当地的客户机构演说和讨论,马蔚华成了招行最好的广告。有业内的朋友说,马蔚华每年在广告费上至少为招商银行节省了五六亿元。
做精是基础,做优是目标。“做优”就是能创造过硬的经济效益指标。中国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价值链零碎、集中度极低的特点,长期保持高的回报率(无论是ROE还是ROA)和较高的利润增长都有挑战性,在大环境放缓的背景下这个矛盾会更凸显出来。
另外,企业要长期做优是不容易的,因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外部因素、突发因素很多,时常不在管理层掌控之中。宝钢的精品钢业务堪称做优、沙钢的大众产品线堪称做优,但在近几年的全球供应链结构不利、中国房地产政策收缩的影响下,保持“做优”变得艰难。
同样的,这两年成功在高端餐饮建立起来的净雅集团,2013年伊始中央的“八项规定”、“遏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使其销售额损失60%,连原本上市的计划也不得不暂时中止。
企业要做优,必须不断保持对环境和竞争的敏感度,像一些企业家总结的那样“成功的企业无时不是如履薄冰”。战略眼光、战略评估、战略调整、战略重组等通常是企业持续做优的重要武器。
可靠的消费者信赖
“可信、可依”是说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不只是在生产、营销等外在环节,还需要建立让客户、消费者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软性指标上。这些软性指标,比如品牌、公司信誉、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员工忠诚度,通常都不是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的,它们需要企业持续地投入和卓越表现。
近几年,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信托业务成指数倍增长,但在“可信、可依”的专业化操作上却有许多要补的课。有人说今天中国本土的私募(PE)至少一半是在靠吃LP(有限合伙人、投资人)的管理费生存,有的甚至从开业的第一天就认定赚取投资者管理费是惟一的目的。至于几年后的投资回报在哪里,优质的投资项目如何源源不断获得,成为了次要的考虑因素,这是一件极其危险也是极其不道德的举动。
相比国际上成熟的PE诸如KKR和黑石集团等,国内公司必须从根子上建立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在KKR的企业文化中,为了保障审慎投资、注重回报的原则,基金经理们的个人收入必须和投资收益挂钩,在内部称作“you eat what you kill”(你只能吃自己打来的猎物)。
类似地,国内的信托业累积管辖资产已达8万亿元,而其中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产品占比第一、“银信合作”模式仍旧是主导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概念演变成商业银行的“通道”角色。潜伏危机一旦爆发,将是对整个行业信誉的打击。
专业化体系
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成为国际专业化人才的四大核心能力:远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他更多地是从个体层面来阐述了专业化的内涵,以及对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
接下来只有专业化人才、专业化战略布局、专业化操作,才能让上文提到的信托公司,甚至更多企业,走出“通道”模式,实现更多投资类信托业务、自发研究类的项目驱动信托业务。这不仅能提升信托公司的利润率,还会形成按竞争优势和企业特色定位的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信托公司。
“做精、做优、可信、可依”构成企业专业化运营的核心。这里的专业化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单一业务”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不是反对企业的多元化策略或多种经营,而是强调在确定要做什么之后,要在如何做上面实现专业化。
未来中国的十年,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需要在股东、公司、管理层、一线员工多个层面展开和推进。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专业化将造就一批全新的中国企业。不管它们是民企、国企还是外企,用专业化成就下一轮的发展自然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伟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