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球化时代,“独善其身”何其难

□ 大 山

    日前,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因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出肉毒杆菌,涉及多家知名企业,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据《华尔街日报》8月7日报道,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宣布暂停从新西兰进口部分乳制品,新西兰议员正在评估恒天然丑闻对新西兰经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随之对其展开调查。调查的核心问题是,为何在发现产品可能受到污染之后,恒天然拖了48小时才向政府通报。

    据悉,在我国,可口可乐、娃哈哈、达能、雅培等多家企业涉及使用了受污染的原料。除了我国,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进口了受污染的原料。

    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新西兰超过60%的河流因为污染过于严重已经不适合下水游泳,而乳牛业中的化肥和废水也是引起新西兰河流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恒天然奶粉污染事件的曝光暴露了新西兰食品安全的脆弱,危及新西兰多年树立起来的以干净绿色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良好经济形象。

    一根不经常使用的管道未彻底清洗形成污染源,却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家企业和无数消费者受到牵连,甚至危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这要是在多年以前就是“天方夜谭”。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扩张的当代,国家之间的交流、贸易日益紧密,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可能跨越多个国家,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谁也不敢说就能有效控制受影响的范围。

    可以说,恒天然的这次事件为所有企业和生产者上了一课。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的时候,民众本身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不高,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冲击。这种情况下,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特别是对企业苦心经营的企业形象和精心打造的品牌给予致命打击。而更严重的是,一连串的反射效应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攻击食物供应链,使牵扯在内的生产者和企业都难以逃脱。这些事件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本国食品安全的信任感会减弱直至丧失,我国的食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食品出口也将处于被动局面,这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食品从田头到餐桌,安全与否牵涉到每个人。在全球化时代,“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各国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必须在做好本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严格把关,同时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共同营造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努力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